2009年4月18日
星期

5万学子为啥热衷当村官

——江苏“大学生村官”系列报道之一
实习生 李超 本报记者 李润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18    [打印] [关闭]
    江苏省、市两级组织部门今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要从近5万人中选出最优秀、最适合到农村去的5010名优秀大学生做村官。

    这项浩大的工程,仅靠面试肯定无法完成,组织部门不得不增加了一个笔试环节。

    江苏省委组织部透露,去年,江苏招考村官,平均4.8人竞争1个村官岗位,今年则是近10人竞争1个岗位,报名者层次大幅提高,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49989名报名者中,有41名博士,3229名硕士;有1万多人来自“211工程”院校,占总数的20%。其中,清华大学5人,北京大学12人,复旦大学等校的报名人数也很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受就业困难现状影响,大学生热衷于做村官的原因更在于,他们对农村越来越了解,看见了农村这片热土蕴涵的发展机遇。

    市委组织部到学校“抢人”

    4月1日,连云港市委组织部派出两支宣讲小分队奔赴各高校,开始了“抢人”计划。

    与往年不同,这次他们专门圈定了宣讲高校: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省内重点高校,招聘重点是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同时,他们还向省外重点高校邮寄宣传手册、海报。

    江苏省选聘村官工作一开始,苏北、苏中各市就把招聘村官当做一个招贤纳士的好机会,大力宣传推销自己,希望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优秀毕业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基层干部的有力补充。南通、扬州、宿迁等地的组织部门,纷纷前往各高校“抢人”。

    为了提高宣讲效果,宣讲小分队做了精心准备,带着专门印制的宣传海报、宣传手册、宣传片向学生发放,在学校召开座谈会,走访学生,到学生宿舍去“套近乎”。校友村官也纷纷现身说法,向师弟师妹讲述他们做村官的酸甜苦辣和美好前景。

    高校的反应很热烈,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学校电视台开辟了专栏,播放宣传片。

    南京林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养彬说,今年地方政府特别积极,很早就准备到学校宣讲,他们已经接待了连云港、宿迁、南通3市的宣讲团。

    “效果很好,尤其是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成果,对大学生触动很大。”连云港市委组织部综合干部处处长伏开清说,尽管连云港地处苏北,但报名的大学生仍达2294人,报名第一天,南京农业大学1名博士生就报了名。

    陈养彬介绍,截至报名结束,南京林业大学有901人报名,其中有744人通过审核。而去年只有236人报名。

    高校办好村官教育“学前班”

    高校也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相关工作,村官政策的宣讲活动在各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

    去年从苏州大学毕业到淮安做村官的朱碧天,几天前就被母校请回去,给师弟师妹讲在农村的工作经历。

    在村官新闻发布会上,朱碧天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

    他费尽周折争取了一个项目,找到了投资对象,可是拆迁建厂房时遇到了“钉子户”。尽管他是村党总支副书记,可村民就是不配合。最终他三天两头窝在“钉子户”家里,跟他们软磨硬泡,最后才把事情解决。

    他讲话的时候,台下的同学听得十分投入,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朱碧天觉得自己挺像“明星”。

    和朱碧天一同被请回的还有其他3名大学生村官,他们都在农村做了一两年村官,并已取得一些工作成绩。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05级学生平学雅听完演讲,觉得师兄师姐的工作经历不可思议,她打心眼儿里佩服他们。“这样的经历会让人成长得更快。”

    据了解,听演讲的同学很多都是学校优秀的学生干部。

    南京农业大学就业办公室主任吴彦宁认为,做好选拔大学生村官工作,学校的功课一定要做足。几天来,她一直为请不到校友村官来校做交流而发愁。

    据了解,此次江苏选拔的大学生村官,将到全省除苏州以外的12个城市任职。他们将享受到事业编制,任职满3年考研加分、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优先聘用等优惠政策;到苏北地区的村或社区任职满3年,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将由财政全额返还。

    让学生提早到农村锻炼

    4月2日,张吉星坐在电脑前,紧盯着屏幕,在蜗行的网速中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报上名。他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随即,他把QQ签名改成:“为了梦想,我甘愿接受风雨的洗礼。”

    张吉星在南通大学一个涉农社团里做了3年事,这让他对农村有了特殊感情。这次,他准备参加宿迁的村官考试。

    读大一时,张吉星发起成立了南通大学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这是一个关心“三农”问题的学生社团。

    他们利用节假日走访,研究探讨农村问题,结合实际提出解决途径。至今,张吉星已参与撰写了50多篇农村调查报告和论文。

    “农村最能锻炼人。去农村工作,帮助农村改革,我们也能经受锻炼,这是双赢。”张吉星一提到村官,两眼就特别有神。

    凭着优秀的成绩、丰富的工作经历,张吉星本可以跳出“农门”,找个满意的工作,但他还是坚持做村官。他还鼓动社团里的老同事一起去农村做“大事业”。

    这次,新农会有近30名学生报名当村官,而低年级学生希望毕业后当村官的有近百人。

    近两年来,村官成了各高校假期实践的重点岗位,涉农院校纷纷成立专业技术队伍,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技术支持,苏州大学等还专门成立了大学生村官研究基地。

    据了解,很多报名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热衷于去农村参加社会实践,一些同学还特别组织成立了涉农社团,定期举办活动。这些同学通过在农村的实践,逐渐了解了农村基层现状,与农村建立了深厚感情。

    本报南京4月1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