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性 为学生谋“实惠”
本报天津4月19日电(孟兆熙 记者张国)近日,天津大学机械学院2008级学生李原仪的一封题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从解放思想开始”的邮件,引起了天津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刘建平认真地阅读了他的来信并回了信。
刘建平说,李原仪不仅提出了自己在学校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办学条件等方面的看法,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收到同学们的来信,这充分表明了他们对学校的热爱和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思考。
之前,天津大学作出决定,每月设立一个“学生接待日”,由学校领导当面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刘建平说:“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天大特别强调要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师生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大家建言献策,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此,天津大学建立了常态调研机制,大力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已收到来自师生、校友、学生家长等对学校的发展建议181条,30个院级党组织查找问题236个。
为将科学发展观根植到学生心田里,天津大学党委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强调加强分类指导,在工作机构中专门设立学生组,负责指导学生党员的学习实践活动。
在学习实践活动之初,天津大学便将科学发展观“抢先一步”进课堂,“抢鲜一招”进头脑,思想政治课程采用“研究型互动式”授课模式,使学生教师互为学习主体,通过专题讲授、专题调研等形式,引导大学生以身边事讲科学发展,与身边人论科学发展。
目前,“科学发展观进课堂”活动已在天津大学所有开课年级中展开,覆盖了近8000名学生。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关注一个社会热点、分析一个社会事件、开展一项社会调查、提出一项有益措施”,利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天津大学还组织了学生理论学习报告团,分组到学生党支部和入党申请人小组做报告。同时,根据学生要求,学校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小组、延安精神研究小组、西柏坡精神研究小组以及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精髓研究小组。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祖国颂青春行’”大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成为天津大学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生动载体。“祖国万岁”红歌比赛、青年科技文化展示、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等活动,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寓于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
刘建平说:“当前形势下,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让广大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就是为学生谋取最大的‘实惠’,也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好的体现。”
今年以来,天津大学专门拿出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去应聘面试。“就业百日行动计划”、“创业大讲堂”、“就业直通车”、“阳光资助工程”、“就业服务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措施也相继出台。
经过学习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思想在天津大学学生群体中“扎根”。日前,刘建平与部分学生座谈时,感受到3个“想不到”:“想不到学生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解分析如此深入;想不到他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身实践的能力如此之强;想不到他们用科学发展观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分析如此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