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2日
星期

召开听证会 说明官员任免理由

杨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2    [打印] [关闭]
    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修正案草案。这是议事规则实行20多年来首次进行修改。此次,修正案草案规定为:“任免案应当附有拟任免人选的基本情况和任免理由;必要的时候,有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新华网4月20日)

    前不久,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未通过提请查敏女士任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的议案,在媒体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人大对于未通过查敏女士的任命应当说明理由。我认为,这是打错了靶子,在一个民主法治社会,由代议机构对官员任免进行秘密投票,是一种政治惯例,并不需要说明什么理由。要求说明理由就将选举当作考核,而不是代表自身意志的体现,而且还可能产生对代表进行打击报复的现象。

    真正负有“说明理由”义务的,倒是提请人大审议任免官员的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因为,从民主政治角度出发,无论是代表与委员,要对一名官员进行任命或者免职,就必须对被提请的官员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以判断其是否称职,是否具有任命或者免职的理由。代表与委员选举官员不需要理由,而官员要竞争某一职位,却必须有充足的理由来说服选民与代表。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大的议事规则的修改可谓抓住了根本,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因为,原有的规则只是规定“对任命案,提请任命的机关应当介绍被任命人员的基本情况;必要的时候,有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而修正案草案则增加了对提请免职的议案,提请任免的机关应当介绍被免职人员的基本情况;必要的时候,有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

    我认为,人大议事规则修正案还可以再向前进一步,那就是,在必要时,人大不仅可以要求“有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回答询问”,而且,还可以要求召开听证会,要求被任免的人员到会回答询问。这是因为,对于被任免人员的基本情况,特别是涉及一些具体的事件,不但书面介绍不能说明问题,就是有关负责人到场也不能说明问题。有些事情必须由被任免的人员亲自到场,回答代表、委员的询问,让代表、委员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从而使得任免过程更加阳光、透明和民主。对于被提请免职的人员来说,召开听证会更有利于保障他们的权利,可能他们对于提请机关的免职议案并不赞同,但这些往往不会在提请的议案中反映。如果人大常委会可以通过听证会的形式,来听取提请机关和被提请免职的人员本人的意见,兼听则明,就能防范提请的领导利用权力打击报复被提请免职人员的现象,让议案的表决结果更能服众。

    在一些西方国家,总统提请参议院任免内阁成员或者法官,参议院往往要对其进行听证,这种听证甚至是面对公众和媒体的,一切都在阳光之下。这减少了那些不合格的官员被通过任命的几率,使得官员的选举、任命置于监督之下,更加体现民主。这种对官员任免前进行听证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如果人大对于官员的任免都能做到及时听证,代表、委员能经常对任免人员进行质询,而整个过程又是面对社会公开,公民可以旁听,而媒体可以公开报道。那么,“暗箱操作”将大大减少,不合格官员上台的几率也会更小,这对于推进民主政治将功德无量。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