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
星期
当前社会存在重普教、轻职教,重研究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现象——

缺乏吸引力成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周济: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正规教育
本报记者 崔丽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3    [打印] [关闭]
    今天,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部长周济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报告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他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长远大计,更是当务之急。

    据统计,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年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4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共有1184所,年招生规模达到31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900多万人。

    周济说,目前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不强,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正规教育,存在着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收入还比较低。

    此前,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情况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时发现,当前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研究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仍很突出。成才的观念仍然是初中毕业升普通高中,高中毕业升普通大学,往往是报考普通高校无望的学生才报考职业院校。

    该调研报告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对职业教育重要性宣传不够的问题,也有具体政策和制度不配套的问题。目前的劳动人事制度仍将学历作为就业和选才的主要标准。我国前些年曾将从业人员划为干部、工人,受此影响,社会普遍不将技术工人视为人才。在工资分配制度方面,技能型人才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一般不如智力型人才,人们学技术缺乏动力。此外,现行的招生制度存在不足之处,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招生时,常常将职业学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最后,使社会上认为职业学校只能录取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

    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下一步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今天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的这一提问时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黄尧坦陈:“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也感到,职业教育还缺乏吸引力,或者说吸引力不够。不少学生不愿意报考职业院校,一些家长也不同意、不赞成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一些地方的职业学校招生确实遇到困难,也有一些地方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黄尧说,目前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把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来研究。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他提出,要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风尚,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完善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对作出特殊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给予重奖并授予荣誉称号;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为学生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创造条件。

    “要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黄尧说,要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为更多的青年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帮助。同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就业率。

    周济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明确将修订《职业教育法》作为本届人大立法重点工作之一。从去年下半年起,教育部等部门围绕《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开展了调研工作,提出了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初步建议,将进一步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基本内容,规范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扩大职业院校面向社会、面向人人办学的自主权,保障校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权利。争取尽快提出《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

    本报北京4月22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