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4月2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上海车展特刊
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
中国人将改写全球汽车版图
2009-04-23
本报记者 马连华
    前些年做事低调的长安汽车,在上海车展上一鸣惊人。46岁的董事长徐留平,以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的姿态,在多个场合表示,原有的汽车生产、消费和商业模式已经出现问题,新模式、新霸主将出现,全球汽车版图将重新改写。“上一个百年,汽车见证了历史,下一个百年,将由我们,由中国人,由长安来创造。”

    前些日子,徐留平去了一趟日本,切身感受到日本同行面临的压力。“原来码头整天运车,现在运不了车了,在美国设厂的计划搁浅了,原来计划不裁员,也要裁员了。总裁在更换,需要新人快刀斩乱麻处理老问题。大家感觉很难,那么多日本车企,是否都能够生存下去?尤其是金融危机在日本还没见底。全球汽车业版图会出现变化。”

    他认为,每一次政治和经济危机,都会导致产业调整。这次金融危机,汽车产业是全球调整的重要内容,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满足人类基本生存的需要,解决安全和环保问题。原有的汽车生产、消费模式已经不适应人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需要,不适应可持续发展,人力成本高、油耗高的汽车将被淘汰。

    徐留平认为,在制造和研发技术趋同的形势下,汽车产业会转移,高成本企业会淘汰,新企业会崛起。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汽车面临着机会。

    “首先,中国市场很大,随着政策的出台,消费结构和消费量都会发生变化。我相信中国人最了解中国市场。其次,自主品牌的制造技术已经没有问题,不比合资品牌的差,自主品牌在经济型、中级以下方面,已完全具备开发整车和发动机的能力。第三,中国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既提供制造品,又消费制造品。”

    3月份,徐留平还用“乐观的谨慎”描述中国车市的前景,但现在,徐留平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我对中国汽车持乐观向上态度,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6.1%,若国民经济增长8%可预期,则汽车增长必须达到10%以上。中央高层对发展宏观经济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今年汽车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不过,徐留平并非盲目乐观,他认为,中国车市虽然增长,但不是各个品牌千篇一律同时增长,适合农村的车型、小排量车会更多增长。

    徐留平告诉记者:“国外品牌对中国的兴趣增大了。中国市场前景大,竞争也会加剧。无论合资与自主品牌,都需要知道用户需求,这就是适者生存。”

    如何适者生存?“面临机遇,长安要把核心竞争力夯实好,积极而稳健的增长,可持续健康发展。制造业是不能飞跃的,要一点点积累,靠长期的知识经验积累。”在战术上,徐留平又回到了原来踏实低调的风格。

    他认为,在新形势下,节能环保型企业、成本低的企业和个性化汽车企业会更好地生存。“长安今后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坚定不移发展小排量车,坚定不移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

    至2012年,长安将投入200亿元巨资,建设国内最大的发动机研发制造基地,打造“动力硅谷”。长安将来重点研发0.6~2.4升的发动机,到2013年节油 12%~15%;搭载DVVT、GDI+TC 等全新技术,到2020年节油20%~30%。

    新能源方面,长安在重庆市建设汽车新能源的产业化基地项目已经获得重庆市政府审批,并已成功试制出重度混合动力系统,长安杰勋混合动力车也已成为唯一的国务院示范公务用车。到2009年第三季度,长安混合动力车型将开始面向个人用户销售,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实现混合动力车型销售过万辆。

    目前,长安已形成了以微、轿、客、卡为主的汽车产品谱系和0.6~2.4升的多种发动机产品的汽车产业格局,构筑了西南、华中、华东、华北四大汽车生产基地。未来将推出15款自主品牌轿车及类轿车产品,到2012年实现长安自主品牌轿车达到15%以上市场占有目标。

    “去年,温家宝总理到长安视察时指出,长安在新一轮的并购重组中,要起到领头的作用。”徐留平表示,长安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在全球并购重组。不过他对并购计划三缄其口。

    本次上海车展上,长安展示出“新起点、新责任、新蓝图”的规划。他介绍,长安的远景是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到2012年,长安汽车总量将力争跨越200万辆,其中:微车达到100万辆左右,向市场领先目标前进;轿车达到80万辆以上,市场占有率12%左右。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