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
  2009年4月23日
星期
加入收藏 | 新闻回顾 | 检索 | 中青论坛 | 广告
首页->> 中国青年报->> 上海车展特刊
大众集团董事长文德恩——
中国已成为大众第二个“本土”市场
2009-04-23
本报记者 王超
    相比其他跨国车企高层,大众集团董事长文德恩“亲临上海车展”已不能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因为中国已成为文德恩第二个家,这个酷爱中德两地奔波的企业领袖,总是要“常回家看看”。

    在第13届上海车展上,文德恩与大众集团(中国)总裁范安德一起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对范安德将中国称为“大众的本土市场”,文德恩表示异常赞同。2008年,大众在德国本土销售了106万辆,中国只比德国少了4万辆,今年很可能超过德国,成为大众全球第一大市场。

    赶超德国本土的销售业绩,让文德恩对中国市场充满了期待。此次上海车展,大众带来了多达26个车型,包括了大众、奥迪、斯柯达、兰博基尼和宾利五大品牌,展台面积达6500多平方米,是所有汽车公司中最大的。以文德恩为首的大众董事会成员也悉数到齐,可谓声势浩大。

    令文德恩欣慰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大众产品的认可。在文德恩看来,中国客户对车的质量要求是极为苛刻的,这恰恰符合大众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造就了大众的品牌。中国客户对车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他们更多地关注车内在的价值和质量,包括内部加工的精细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与德国消费者已经没有太大区别。”

    文德恩表示,大众有9大品牌,每个品牌都是赚钱的。“多品牌优势使我们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不仅帮助我们顺利渡过危机,而且使我们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几个品牌在技术方面的合作非常紧密,但每个品牌又是独立运行的,有自己的个性。拿中国来说,中国消费者喜欢名牌,我们在中国的汽车品牌都是名牌,而且不止一个。”

    文德恩随手拿起一支圆珠笔,对记者说:“全世界都没有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多万宝龙的圆珠笔,中国消费者看重品牌,这是大众的优势。”

    推广小排量是大众最妙的一步棋

    正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执著,让文德恩有信心向中国市场推出最新产品。如今,小排量发动机成为大众的一个宣传重点,这不仅仅是因为大众在此领域成就显著,也是因为大众深信,推广环保产品将让大众赢得未来。

    “很少有客户能想象到,帕萨特级别的车可以用1.2升或1.4升发动机来驱动。在德国,我们对客户说,你们可以自己选择,发动机排量标志在后面,愿意写就写上,不愿意写就不写上。调查结果显示,80%的客户不希望把排量标志写在车的尾部上面。”文德恩说,在中国,大众汽车的尾部只会写上FSI和TSI,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尽管很多人对购买小排量车有迟疑,但文德恩认为,大众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当时看得非常远,率先作出决策,把小排量发动机引进到中国来,这也让大众发动机很早就满足了中国的环保政策。”

    在上海车展上,装配1.4TSI发动机的上海大众朗逸和一汽大众速腾,看上去并不抢眼,但对大众来说,却是一个全面扩大市场的契机。1.4TSI发动机拥有220牛·米的最大扭矩,而且在不到1800转的状态下就能展现出来,这是任何一台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不可能具备的。除了动力性和经济性达到了完美平衡之外,由于排量低于1.6升,配备这款发动机的车型还可以获得国家购置税政策优惠。尽管大众的很多举措,在实行初期都不被理解,但技术出身的文德恩坚信小排量战略能够成功。凭借大众在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实力,大众总是能出其不意地占领制高点。

    中国的车市环境比任何国家都好

    为了拯救汽车业,默克尔政府在德国提出了一个旧车置换计划,该计划也被美国奥巴马政府采用。文德恩解释说:“目前在德国,汽车保有量是4500万辆,车的平均使用年限是9年,大概有一半的车已经到了报废年限。这些欧Ⅰ、欧Ⅱ排放的老车型需要尽快处理掉。”他认为,把老车型进行强制报废,一方面可以解决环保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企业销售难题。

    “今年新产生的客户并不是提前买车,这些开老车的人一般是不会再买新车的。通过政策鼓励,他们现在放弃了老车,购买了新车,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完全的增量。我们支持政府的政策,但我们也知道它是有一定时效性的。”文德恩说。

    相比德国,中国的情况要好很多。一方面有不断增加的新客户,另一方面又有政策的支持,加大了市场的活跃度。在高度评价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同时,文德恩也感叹于中国车市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几乎毫发无伤的抗压能力。“希望中国市场能继续发展下去,这样我们就能完成在中国市场年销200万辆的目标。”

    范安德说,针对中国市场,大众已做好两手准备,一个是增长情况下的应对,另一个是有轻微下降情况下的应对。“现在看来,车市继续增长的可能性更大,今年一季度的时候,我们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5万辆产量。与我们的竞争对手相比,我们准备得更好,而且我们的竞争力更强。”

    “徐建一和胡茂元先生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判断非常厉害,和实际情况一模一样。他们对今年乃至今后五年的中国车市都很乐观。我同意他们的看法,对中国汽车市场也很有信心。”文德恩说。

    很多人还对文德恩不久前的一个预测记忆犹新。他认为,汽车业发展到最后,中国、日本、美国将仅剩一家汽车制造商,欧洲将保留两三家,而大众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今年第一季度,大众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丰田,对于文德恩来说,大众要想成为“最后的赢家”,中国将起到至关紧要的作用。“我本人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次中国,到上海、长春、南京的工厂里去实地考察。当然每次去都不告诉媒体。”文德恩笑着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