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7日
星期

这是什么样的高考题

■卢立建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7    [打印] [关闭]
    最近,有国内媒体披露了2008年法国的高考作文题,如“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获得什么”、“解释亚里士多德在《尼格马科论伦理》中的有关‘责任’的论述”、“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

    不知你对这样的作文题如何评价。于我而言,仅仅是浏览一下题目,便不仅想做一回考生来尝试回答,更因惊讶于作文题的魅力而感慨不已。

    文章乃至一般文学作品,是否有高度首先看其立意如何。法国的这些作文题几乎都是经久不衰、常思常新的经典性话题,涉及社会人生之根本的正义、美德、幸福等问题,有的题目直接取自经典著作,如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我甚至想到,如果让国内的哲学学者来回答任何一个问题,恐怕都要费一番思量,更何况国内备战高考的高中生!

    其次是问题视角广。这些作文题要回答的都是很“特殊”的问题,需要视野广阔和高度的概括性。这有利于学生从狭小的自我中走出来,关注他人,关注社会,仰望星空。

    最后是问题思辨性强。所谓思辨性即这些问题实际都不是直接回答“对或错”、“是或否”的问题,而需要通过理性分析和事例来阐明论证的问题,是对人的思维张力的考察,其中的一些问题还是哲学界仍有歧见、争论不休的问题。虽然对这种问题的回答往往走向悖论,但有利于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开放性、批判性思维。

    写到这里,无需再罗列其他理由,这的确是极有魅力的高考题,且魅力永恒。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