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星期

更美的城市 更好的生活 更深的情谊

——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巡礼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 吴宇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8    [打印] [关闭]
    如同经济阴霾中的一缕曙光,当金融危机的冲击波仍在全球蔓延的时刻,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一世界文明的盛会,正汇聚世界文明的精华,凝聚五湖四海的力量,点燃人类共同的希望之光——为了“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更深的情谊”。

    5月1日,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迎来开幕倒计时一周年。

    “一切始于世博会”,这是人们对世博会诞生158年来云集了各个时期的文明成果而产生的由衷感叹。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重托。

    6年多来,中国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筹博的“长跑”始终未敢停歇,力求做深、做细、做实每项工作,为世博会会期运营做好充分准备。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办好世博会,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推进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更美的城市”:世博会是科学发展的“试验田”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办好世博会是上海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契机,也是上海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定要把这个机遇用好。

    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式签发了上海世博会的官方邀请函,上海世博会的国际招展工作随即展开。

    2008年8月26日,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刚刚熄灭,胡锦涛主席就在出访韩国时再次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我们期待着世界各国各地区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建设经验、传播城市发展理念、探讨城乡互动发展,探索新的更好的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模式。”

    从2002年12月3日中国以绝对优势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办权以来,上海世博会的筹办进程,就是探索科学发展的过程。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如何通过世博会让人们分享科学发展的成果、让城市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把城市作为主题,而城市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的发展、上海的发展也是吸引参展者非常重要的因素,科学发展的实践和理念要在本届世博会上得到充分展示。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世博会的筹办井然有序。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上海辟出黄浦江畔一片占全市中心城区面积近百分之一的土地,完成了1.8万多户居民和27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世博大搬迁”,让这片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从烟囱林立、危棚简屋密布的“城市伤疤”,一步步演变为绿树映江、场馆竞辉的“世博园区”。

    从此,上海多了一个生态良好、交通便捷的新城,上海未来最需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与之配套的国际化社区有了坚实的物质载体。沧海桑田间,上海更造就了世博会158年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园区,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大试验田”,显示出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实践科学发展、致力建设和谐世界的博大胸襟。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实践证明,办好上海世博会,既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努力建设“四个中心”、实现自我发展、更好地服务全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挑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机遇。

    如今,世博园区已成为一个最具未来憧憬的代名词。继气势恢宏的世博中心、中国馆、主题馆、演艺中心、世博轴等新建永久性建筑结构封顶后,一批蕴含最新设计理念和科技成果的外国自建馆、企业馆以及联合馆、租赁馆也相继奠基建设;有“袖珍联合国”之称的“世博村”,在昔日一座化工厂厂址上拔地而起,即将迎来全世界上万名参展者的入住。

    世博园区约三分之二的面积位于浦东。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表示:世博会给浦东新一轮开发开放提供了重要机遇,浦东要在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上,抓住世博机遇,在科学发展之路上实现新跨越。

    科学发展的理念成为世博大家庭的共识。截至目前,已有2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上海世博会,其中200个签署了参展合同。世博大家庭的成员不仅共同创造了世博会的参展新纪录,而且将在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围绕“城市”主题展开交流合作。其中,不少国家从来没有或已多年没有参加过世博会,18个国家甚至尚未与中国建交。

    “大家如此积极参与这届世博会,是因为东道主选定的主题,即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更美的城市,与各国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而上海世博园区就是一个最佳实例。”上海世博会阿联酋政府总代表萨利姆·赛义德·阿迈里说。

    放眼日新月异的世博园区,阿联酋规划建设一座状如沙丘的展馆,重点展示其建国38年来城市快速成长的历程;已经开工的英国馆则像一个长满触须的发光盒,将信息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开发推向极致;由万千藤条编织而成的西班牙馆,在自然通风和散热领域努力实现“天人合一”;“漂浮”在水面上的法国馆,将法式园林由平面引向立体,并可实现能源自给……这些展示“亮点”,有可能引领今后的新科技、新产业以及新生活方式。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认为,在当前城市人口已超过全世界人口总数一半的重要“关口”,上海世博会选定“城市”主题,全面探索全球化时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和机遇,可谓正当其时、意义深远。

    “更好的生活”:在办博中改善民生

    2007年5月14日,在上海考察工作的温家宝总理在听取世博会筹办工作汇报时特别嘱咐:要突出处理好举办世博会与上海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关系,与搞好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与提高广大市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关系。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强调,一定要通过办博改善民生。世博会不是扰民的,而是安民的;不是让群众生活水平降低的,而是富民的。

    铺开上海行政区图,在世博园区周边依次分布有5个街道,位于浦西的卢湾区五里桥街道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3平方公里的街道,大部分面积用于世博会场馆和延伸规划用地。街道工委的工作人员沈涓介绍,自申博成功后,五里桥街道社区悄然生变:民居屋顶平改坡、街道两旁重新进行绿色景观布置和设计、陈旧的公用设施得以改造、社区公园开始扩建……

    当年那场“世博大搬迁”早已尘埃落定。1.8万多户居民搬迁前,户均建筑面积仅30平方米;搬迁后,户均建筑面积扩大到75平方米左右,拥挤破败的棚户房一下子变成了设施现代的公寓房。“一步跨出几十年啊!”居住到浦江镇世博家园的搬迁居民金巧荣感叹说,“世博会还没举行,我们就率先尝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果实。”

    其实,从办博中受益的远远不止世博园区内外。上海全部19个区县广泛开展的“迎世博文明创建”行动,正实践着通过办博改善民生。小摊贩方便市民生活,却经常令城市管理者头疼。今年,静安区5个街道开设了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提供修鞋修伞、配钥匙、缝补毛衣、修理家电、家政服务等综合服务。乱设摊没有了,居民生活中的方便一点儿也没打折扣。上海的市容管理部门因势利导,决定在全市推出摊贩引导图。慈惠南里居民丰家纲说:“迎世博,绝不仅仅是刷刷外墙、修修马路。我在这里住了50多年,真的感觉到世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了。”

    世博会给上海经济带来的强劲推进更将影响深远。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透露,世博园区建成后,上海将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展馆,对上海将来发展亚太地区展览中心的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引述专家的测算称,世博会筹办和举办期间,每年可望拉动上海经济增长5%左右,“这将成为上海民生改善的坚实基础。”

    从今年3月到明年4月世博会开幕前,上海每月重点组织三次“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集中行动:每月5日为“文明服务日”,以“微笑的城市、满意的你”为主题,倡导窗口行业规范服务、优质服务、文明服务、微笑服务;每月15日为“环境清洁日”,以“清静的城市、可爱的家”为主题,营造“人人动手清洁环境,全民参与爱护环境”的社会氛围;每月25日为“公共秩序日”,以“和谐的城市、谦让的我”为主题,倡导公共场所排队等候,乘坐扶梯左行右立,地铁公交礼貌让座,文明出行遵守秩序。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表示,随着世博会进入冲刺阶段,要围绕园区内外的交通、安全等各项工作,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让上海这座城市更可亲、更可爱。

    “更深的情谊”:让微笑与互信成为“世博财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主任俞正声强调,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除了更美的城市、更好的生活,还有一个含义就是更深的情谊。这就要求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让人们在城市中生活舒适,还能够情感交融、互相帮助、彼此体谅,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热爱国家、热爱民族。

    88岁的楼阅澧和78岁的刘宝华,是上海世博搬迁大军中的一对普通夫妻。如今,他们搬进浦江世博家园一套两居室的新家已经两年半了。两位老人的一生,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到了晚年,住上新房的幸福,他们体会得最深。全新的生活让他俩作出了一个决定:立嘱捐献遗体。楼阅澧说:“这可能是我们回报国家的唯一机会。”

    如今,上海正计划在500万个家庭中开展世博培训,实行“大型户外活动环境卫生承诺制”,即对市民开展行为引导,逐步做到在户外活动过程中不乱丢一片垃圾。针对乱穿马路的陋习,上海在全市设立了60个文明示范路口,2008年一年就组织了70万名志愿者在这些路口“执勤”,以这种参与式教育,快速接近或达到世博会对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较高要求。

    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表示: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不仅仅体现在硬件上,同时还要有和世博会配套的城市品质。他说,相信上海市民会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高素质迎接即将到来的世博会。

    随着世博会的临近,上海市民的世博热情不断激发。每当节假日,在社区活动室,居民们自发组织的迎世博活动精彩纷呈;在街心公园,孩子们在世博吉祥物“海宝”雕像旁尽情玩耍——上海世博会,让这座城市到处洋溢着微笑和期待。

    实际上,“更深的情谊”不仅藏在世博会组织者、服务者以及许许多多普通市民的心里,同样也洋溢在众多参展方身上。除了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上海世博会组织者还在世博园区中专门拿出15公顷土地建设“城市最佳实践区”。通过这个“展中展”,第一次赋予五大洲城市参展世博会的机会,参展者非常踊跃。刚刚开工的“汉堡之家”以环保节能见长,每平方米建筑的设计能耗仅为德国普通办公楼能耗水平的四分之一。建设者希望世博会后留给上海,成为德中合作的一扇窗口。

    今年3月12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议会投票通过了“小美人鱼”铜像来华参展上海世博会的议案。这将是这尊世界闻名的铜像自1913年落成以来第一次离开故乡。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将成为安徒生童话里的“小美人鱼”在中国的家。

    “这个大胆的想法表现出丹麦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进一步加强彼此了解的强烈愿望。”丹麦驻上海总领事曹伯义说。

    而上海世博会芬兰馆的奠基仪式,是与芬兰在中国四川地震灾区援建的一所小学工程同步展开的。芬兰馆还用“一片冰心在玉壶”寓意外表如冰壶的展馆。“这代表了我们的一个心愿。”芬兰就业与经济部长毛里·佩卡里宁说,“两个项目携手促进,能进一步推动芬中友谊深入发展。”

    “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这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口号。“这个口号中的‘你’,就是游客。”俞正声指出,“如果通过筹办和举办世博会,让城市多一些微笑,人与人之间更多互信和理解,这将成为世博会弥足珍贵的遗产。”

    新华社上海4月2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