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
“我与《中国青年报》”主题征文纪念奖

《中国青年报》,是一盏明灯

四川锅炉厂党委工作部 叶成毅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9    [打印] [关闭]

  牵手《中国青年报》是进厂的那年。都说“累死的钳工,站死的车工”,尽管有一定思想准备,但站在车床旁,看着旋转的卡盘,飞溅的铁屑,喧嚣的车间,我有些茫然。繁重的工作让人疲惫不堪,每天泡在砂轮房里磨车刀更让人污秽满面。看着那些分配到办公室的同学,我心理开始失衡,我嫌车工太脏太累,我嫌工时定额太紧太少,我甚至恨父母没本事,让我在这里活受罪……在自怨自艾中内心深处又有些不甘心不服输的冲动。无奈中我拿起了笔,想用一组组文字找到精神的归宿。在彷徨中我随意地把处女作《老耿和老六》投给了《中国青年报》,说真的,当时的感觉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出乎意料,这篇稚嫩、笨拙的散文得到了众编辑的好评,并马上发表了这篇文章。这或许在有些人的眼里不值一提,但在我们工厂,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小叶的文章上了中国青年报”的消息不胫而走,看着人们敬佩的眼神,我那死水般的内心荡起了阵阵涟漪。

  都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此后我开始关注起《中国青年报》,(当时每一个团支部都订有此报)。最先吸引我的是毕熙东老师有关中国足球的论述,他为国奥队折戟吉隆坡时写下祭文《今宵酒醒何处》至今让人回味无穷;而后让人难忘的是“冰点栏目”关注民生、关注小人物生存状态的纪实报道,那一篇篇有关失学儿童,失地农民工的叙述如同冬日的暖阳,沉重中与更流露出温情;而《青年话题》的言论则如同振聋发聩的黄钟大吕,在迷乱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茫。最为可贵的是,作为一家全国大报,它为读者留下宝贵的版面,“我的新兵生活”,“妮妮传书”“感知日本”……无数的栏目让读者参与其中,欲罢不能。随着与《中青报》的“零距离”,它的风格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与报上的文章相比,我不仅生活基础差,文字功底也不牢固。要想不弃不离,除了学习别无捷径。而这时编辑也不时打来电话、发来短信以资鼓励,并毫无保留地把一些经验、技巧传授。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了写出使编辑和读者较满意的文章,我如同书虫般钻进了书堆并自修汉语言文学。书越读越多,《中青报》越集越厚,透过书本和报纸,我感到与“冰点”栏目中描写的京城最后一批掏粪工相比,我是多么的渺小,与“军营生活”中那一个个生龙活虎的“80后”“90后”对照,我又是多么地无助,而“创业周刊”栏目中无数个白手起家创业的青年英才,更让人自惭形秽。冷静下来我开始反省自己,人的精神的净化和提升完全要由自己来完成和捍卫,同样是男人,不敢说要向《中青报》上的青年英才学习,起码也应向他们靠拢。想通了这一点,我觉得原来的思维有些愚味和可悲。

  如今我已成长为一名报社编辑。每当我从报堆中挑出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中国青年报》,看着那五个鲜红的大字时,心里总一总莫名的亲切,是它像老师一样教会我面对劳动、面对挫折、面对生活,是它给我审视和发现自己的机会。当《致斯科拉的一封信》发表时,我衷心感谢编辑的指点,是他们看出这篇文章的潜力和缺点,在无数次电邮中使之脱胎换骨;当我拿到《成都晚报》和《中国体育报》征文的获奖证书时,我祝福现已退休的毕熙东老师,尽管我们只是神交,他的指点和鼓励,至今让我受益。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报刊可谓名目繁多,可《中青报》总是我读报的第一选择,因为在我最混沌和困惑的时候,是它像一盏明灯一样校正了我有些偏航的人生轨迹。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