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
"我与《中国青年报》"主题征文纪念奖

一生的感激

山西《长治日报》 郭震海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9    [打印] [关闭]

  1978年在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小山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当年就在山西的一个小山村我出生了。所以我庆幸,因为我与改革开放同龄,在我成长的30年里,正是中国波澜壮阔的30年,无论对城市还是乡村。对于我个人而言,从幼小到成人,从乡村到都市,有许多事情终身难忘,就比如1999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中国青年报》给的。

  记得1999年初,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走出了生养我的小山庄,来到了县城,应聘到一家金融机构担任文秘工作,实习期为三个月。实习合格后留下,否则走人。第一天去报道时,心里特别害怕,一个不大不小的单位百余位工作人员,没有一位与我相识,甚至整个县城都是举目无亲。由于单位没有宿舍,我被暂时安排在一间大会议室内休息。晚上风吹着一块残缺不全的窗玻璃,就像初生婴儿夜啼般吓人, 远处一家施工地传来阵阵狗叫声,若有若无。我缩倦在一个窄得可怜的钢丝床上,切夜无眠。

  第二天正式上班,办公室主任安排,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单位的外宣工作,并且放到我面前一大摞材料说:"这一个月你什么也别干,先熟悉熟悉行业术语"。我说:"主任,能给我找一些稿纸吗?我现在就要工作。"当时我说出这句话后,主任用一种很异样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这样一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娃儿还会吹牛?"我见他这样看着我不说话,又补充了一句说:"主任,在两周内我保证在市级以上报刊发一篇与单位有关的宣传稿,否则我工资一分不要,主动走人。"当时话一脱口我就后悔了,一个县级单位一年在市级以上报刊最多发不了十篇新闻稿,我两周就能保证发四篇,而且初来乍到可以用一张空白的纸来形容,但是说去出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主任笑了说:"好啊!这样吧,你要在二周内发四篇稿,转载同一篇也算,我保证跟头儿说实习期全免,留下工作。"我说:"行!"尽管回答得很坚定,但心里确实没底。我拿了材料和稿纸回到办公室后,看了看桌子上的台历是1999年2月1日,也就是说到2月14日前我必须在市级以上媒体上发出四篇新闻稿,否则我就得走。突然感到这是一次真正的赌博,而且我必须赢,因为我太需要这份工作了,想到了乡下的老父母,想到了在校园里老师的谆谆教诲,我用力握紧了拳头,一支铅笔在手中断为两截。

  那段日子我已经不知道什么叫累,更不知什么叫睡眠,趴在报刊与材料堆里,一天一言不发。就在那段日子我在报刊上看到中共中央正在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金融研究班,我又结合单位的材料得知,金融系统与企业始终是两股子劲儿,银行放款怕企业还不了,企业又抱怨银行放款少,这主要是企业老总不懂金融知识,没有好好利用金融这个杠杆的缘故。于是我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第一颗救命稻草,几乎是一口气写了一篇短文:《企业老总该补金融课》。当天便独家寄给了《中国青年报》。从邮局回单位的途中,站在人流如梭的大街上,突然感觉自己很盲目,后悔当初不该口出狂言,这等于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再说我从没有给《中国青年报》投过稿,是第一次,能保证就被采用吗?心乱如麻。

  或许真的是奇迹, 2月9日的《中国青年报》发出了专题策划《跨世纪经济需要厂长扛着金融脑袋》,我的文稿《老总该补金融课》上了首篇,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赢了,手捧报纸的那一刻,激动得满楼道喊,狠不得让全世界人民知道我赢了。

  2月14日,我如期走近了主任办公室,将近10多份样报放到了他的桌子上(《企业老总该补金融课》一文后被多家报刊转发)时,主任笑了说:"其实我都知道了,电话也接了不少,头儿说了你的实习期提前两个半月结束,正式被录用了,宿舍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就在对面。"我从他的目光中看到更多的是赞扬。我没有急着去新的宿舍,而是重新回到了睡过的会议室,一头扎在小钢丝床上感到舒服极了,并且沉沉地睡去。

  后来我在该单位工作了三年,连年是先进工作者。 2001年我出版了自己的随笔集《风吹草动》。2002年初我跳槽应聘到当地市报社当了一名记者。记得临走时我到行长的办公室道别,行长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叹了口气说:"我知道留是留不住了,去吧!要是感觉报社不好还回来,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我听了这句话后忍不住流下了泪。

  在报社工作到现在,我对每一份基层自由来稿都加倍珍惜,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有时候一篇小文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比如当初如果不是《中国青年报》,我很可能会离开,尽管我至今都不知道当初是哪一位编辑编发了我的那篇小文,但我对《中国青年报》始终充满感激,一生的感激。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