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
“我与《中国青年报》”主题征文纪念奖

我与《中国青年报》有缘

吉林省司法厅办公室 鲍国民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9    [打印] [关闭]

  我与《中国青年报》比较有缘。

  我生长在最底层的最纯粹的农村,我是在“省、市、县、乡、村、屯”的屯里长大的。小时候根本没看过什么报纸。只是在老师窗外或“大队部”(村委会),远远地看到一叠叠花花绿绿的报纸。真正看到,并喜欢上《中国青年报》是1986年,那一年我上高一。经过努力,我考上了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在惊异于校园的花花草草之余,我惊喜地发现,学校给每个班级都订了一份《中国青年报》,这几乎是我们这帮农村孩子唯一的精神食粮!这份报纸可以说利用率极高,全班50多个人,绝大多数都会看上一遍!当时最喜欢看体育和文艺方面的内容,从那时就喜欢毕熙东、马年华等资深体育记者。一些同学还经常从报纸上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诗、散文什么的,我摘的东西一直保留至今。甚至后来有的同学还自费订阅了《中国青年报》的子刊《青年参考》,大家也同样抢着看,从中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

  1989年高中毕业后,我只考到了本地的白城师范专科学校(现在已经变成师范学院了),让我惊喜的是,班级里仍然有一份《中国青年报》。1991年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一所监狱附属高中任语文教师,并在校团委兼职,自然,团委的《中国青年报》又归我所有了。这一时期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期报纸是1994年美国世界杯特刊,罗马里奥、马拉多纳、布洛林的肖像栩栩如生,报纸图文并茂,生动极了。

  后来,工作有了变动,到了监狱机关办公室,在自己的要求下,得到了一份《中国青年报》。再后来,我来到省城的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仍然是痴心不改地争取了一份《中国青年报》,一直到现在,我的案头仍然摆着一份我衷爱的《中国青年报》。这样,22年来,几乎是《中国青年报》陪我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毫不夸张地说,我的成长得益于《中国青年报》,我的进步离不开《中国青年报》,我真想从内心深处说一声,谢谢你,《中国青年报》!

  我一直这样认为,《中国青年报》是中国主流媒体中(不仅仅是报纸)不可多得的一个平台,既有鲜明的政治敏感性,又坚决不乏自己的声音。她关注中国青年,却又适合所有人。她不被社会上一些因素的干扰,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比如,在几乎所有媒体对王致志进行封杀的时候,我就在《中国青年报》上多次看到了这位闯荡NBA的中国球员的身影,这叫性格!她还有独特的视角和广博的胸怀。我喜欢《青年话题》、《钩沉》、《冰点》,喜欢《阅读周刊》、《汽车周刊》,甚至喜欢她与众不同的纸张和印刷风格!

  应该说,在这个网络风行的时代,我的信息来源还基本停留在靠《中国青年报》和央视的《晚间新闻报道》上,不知是我已经落伍,还是她们魅力使然!作为老朋友,我衷心地希望《中国青年报》能够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再接再厉,锐意创新,以新的姿态再创新的辉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