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
“我与《中国青年报》”主题征文纪念奖

三载回首,甚是感慨!

中央财经大学 董来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9    [打印] [关闭]

  十一月的北京有些凉意,纷纷落地的树叶似乎在迫不及待地告诉人们“秋”早已过去!大三了,我现在已经大三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叫我“学长”了,好像老了好多,不过也是啊!眼瞅儿着即将步入大四,好像稍儿一不留神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就要彻底结束了。经济危机让这一届的学生多了一份忧愁,少了些架子。走在校园的甬路上,听到大四学长、学姐说最多的话就是:“先能找到一份工作留在北京就行,甭管啥了!”自己淡淡地走过,习惯性地来到了图书馆的阅览室翻开那份我必看的报纸——《中国青年报》。不经意地发现报纸30年的征文启事,倏地一想,我已经认识她三载了,似乎和征文有某些偶然和缘分,思绪把我带回了2005年9月。

  人谓九十月为金秋,一中九十月在奋斗!2005年,那是我在公主岭一中的最后一个学年,也是让我永远也不会忘怀的一年,那个时候我们都在为来年的高考备战,因为那将决定着我们的命运、定格我们的人生。记得那时的理想就是“来北京读大学”,很简单也很坚定!每天真的就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室,宿舍,食堂”,一天上完6节课,之后就是对付那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卷子,每天就是坐在那运动着手中的笔演算一道又一道数学题,或冥思苦想为什么就能用“Shall”而不能用“Can”,也会纳闷“蘑菇”怎么就属于微生物呢?再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总是重复这样的生活,从没有改变过也从没想过改变,每天值得我特别珍惜的时间就是晚饭的时候,一个半小时可以好好看看报纸和杂志缓缓绷紧的神经,那个时候大家都只看体育杂志和故事会很少看报纸,可能是机缘巧合老师叫我去办公室帮忙整理卷子,弄完后在老师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报纸,那五个红字“中国青年报”让自己很喜欢,仔细地翻了一下,我记得当时一篇文章印象很深是关于教育和孩子的尊严的,自己记得当时几位记者受邀去日本参观一家儿童福利院,那里很多都是孤儿或者被父母抛弃的孩子,记者本以为他们会很可怜、很孤独、很封闭,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生活的很好,孩子有些调皮和害羞但很活泼,即使是那里校长也跟他们很熟很朋友,最后让我难忘的是一个孩子说:“我长大要做面包工开面包店,如果朋友来了即使不能免费,也可以优惠,别人卖300元(这个数字记不太清了),我卖5元,不,一元就好了”。正如和记者最后的感想一样,人穷志不能穷。而这一点我们真应该要谦虚地向人家学习。

  下个月的语文模拟考试我就是以这个为题写的作文,分数不是特高但我很喜欢。从那以后我经常会买一份《中国青年报》,手头没零钱就耍赖皮从老师借,可以说我的高三的一年里多了一个好朋友,她给我的不仅仅是关于外面的世界,更多的是文笔的真诚和朴实,用老百姓的话可以把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但很有哲理的事情讲的活灵活现;同样我也喜欢她的版面——简单清雅而不失庄重,紧凑充实而不乱,尤其是五个很有诗意的红字“中国青年报”我特别喜欢,看着蛮有味道的!另外还有一个别人似乎无法理解的原因,就是报社总部在北京而我当时的理想就是来北京,所以多了一份亲切感就感觉自己的心和那个遥远而神圣的地方贴近了好多。每次深夜学烦了的时候,都会打开她看一看,好像总能寻觅到什么东西,从国家大事到国际风云到普通大众的热点新闻再到人生品谈,这些都让我感觉很舒服,也许那个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喜欢和钟爱。

  2006年9月自己如愿以偿来到了北京,同样似乎她也是陪着我走进了这座向往已久的城市。来到自己的学校,周围都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校园让自子感觉有一丝孤独、空旷,而走进图书馆总是能看到她的身影,也只有她在一直陪伴着我,陪我走过了那段孤单的日子。熟悉起来后,发现原来很多身边的同学也和我一样都是她忠实的读者,而她又让我认识了不少的新朋友似乎是我的领路人,我们有时会在一起谈论报上的某些点评,大家各执己见整个不停,真是不亦乐乎!甚至有过冲动写点东西发过去表达一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些事情就是难以想象,很微妙但却是真的也许只有自己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我知道有人说喜欢《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因为她能通过公众的眼光去解读世间纷纭万象,在价值判断上为公众搭建起一个公开的论坛,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丰富;同时运用种种手段,为论坛中的参与者制定了理性化的原则,使谈论的话题丰富而不琐碎、观点多元而不偏激,其间的交流充满争鸣而非争吵,使舆论的多元化和理性化得到有机的结合。” 也有人说喜欢“冰点”栏目,她以对普通人生活细腻、生动的描述为基点,全面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与变迁、讴歌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我呢?我和她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心灵和思想上的沟通,当然我欣赏她能做到既不和党的原则和社会主流意识背道而驰,又能很好的做到揭露腐败,抨击黑暗比如最近的“最牛县委书记”东山再起,很像“报复”舆论,可以说言辞之锋利,逻辑之清晰,剖析之精准堪称经典,她也能做到理性、客观而又不失人情味儿地点评人间百态,比如“可怕的是只有两种声音——极端民族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网络激荡”写的是很棒!此所谓“知我者谓我何思,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无疑《人民日报》被公认为使中国的第一大报纸,党和政府的喉舌,信息很权威,评价很专业学术性也很强,但说实话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每天都会去看《中国青年报》就是因为她的实际性、朴实性和政治、理论、生活的指导性,可以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我不是一个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也不是学术权威的专家,当然也不是一个几十年的老报人,而只是与她相识三载,既不是初逢也不是私交甚笃,我可能是一个不敢示爱的“暗恋着”,真的很喜欢也经常会去看她,看着她的变化,观察她的一举一动,我会和她一道走过以后的每一个个日日夜夜。我喜诗词,尽管文墨着实不是很好,但真想最后写几句话,想告诉她:“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有一个很“爱”她的人。”

  时光荏苒世事巨变,岁月如梭斗转星移;

  改革春风铺天盖地,钟情青报沁人心脾。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