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
“我与《中国青年报》”主题征文二等奖

昏昏灯火话平生

河北省邯邢矿山局电视中心 李先科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9    [打印] [关闭]

  在缓缓流逝的时光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一样沉淀下来,每每记起它,就像回荡在心田里的一支清淡悠远的老歌,让人心如止水,神如禅定。而每到这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一幅图画:人去楼空的黄昏后,挂在西山的斜阳,把它金色的余辉透过机关楼的玻璃窗,倾洒在一个少年身上。少年安静地坐在窗边,双手托展这一份报纸,轻锁着双眉,静静地读,慢慢地记,沉沉地想……

  图画里的少年就是我,所看的报纸就是《中国青年报》。这幅图画,我用心绘描了五年。而正是《中青报》这五年的倾心相伴,使我勾勒出了新的人生轨迹,也与这份携我走苦涩年华的报纸,一生结下了别样的情缘。

  我与《中青报》是在“共青城”认识的。1995年,18岁的我离开农村,来到了河北省南部的一个矿山,成为了一个采矿工人。矿山远离城市,业余文化生活极为单调,不要说电脑,就连人们现在不愿再用的电话,也是寻常人家的稀罕物件。初到时的新鲜感和兴奋劲儿,不到月余就被无聊和寂寞替代。理想、抱负、对生活的种种憧憬……,渐渐退化为呼朋携友,对酒当歌,疏狂图醉。年轻的心,犹如初出巢穴的小鸟儿,迷失了方向。

  有时,累了,倦了,也常常责问自己,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度过吗?可是我没有答案。夜深人静时,听着郑智化“总是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总是远离人群才能找回我自己……”,我常常呆呆地流下了眼泪。就这样,在徘徊彷徨、放任自流中,度过了那个至今令我痛惜不已的青涩季节。庆幸的是,我的工作是出色的,并且会写 “好人好事”,在车间也是小有名气。或许就因为这些长处,一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调到了车间小机关,开始从事团的工作,从此结识了影响我一生的《中青报》。

  初到机关,只有初中文化基础的我,倍感工作压力之大。我单身一人,索性就把办公室当成宿舍,每天都忙到大家都下班后,才能腾出时间,阅读《中青报》。而《中青报》则在这时,给我呈现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时政要闻”、“经济蓝讯”、“教育周刊”、“星期天”……,在那个“信息大爆炸”、“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又感到了新的迷茫。我该学什么?我该发展什么?又该怎么规划自己的未来?这一连串的问号,让我心生困惑。令我想不到的是,我的这些疑问都被《中青报》一一解答。

  我一生都忘不了“青春热线”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文章引用西方先哲的一段经典论述起笔,深入浅出地解答了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遗憾的是文章的标题和作者我已经记不起来了。这期报纸和我收藏的其他百余份《中青报》,在我一次次的搬家中,不小心遗失了。而文章引用的经典论述是四个问题:“我是谁,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做什么?”却牢牢地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定位和人生选择的参照系。也正是这“人生四问”,使我选择了新闻写作这条改写了自己一生命运的道路。我常说:《中青报》不仅给了我一个世界,还给了我一双认识世界的眼睛,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飞越迷雾,标清人生新的航向。

  文化基础的单薄,让我在工作中深感力不从心,也日益感到这是影响自身发展的最大障碍。1996年,我决心利用业余时间自修。当时社会上学历考试名目繁多,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学习,一时让自己难下决心。同事给我分析:目前社会认可度最高的是自学考试,但自学考试太难,通过率不及20%。正当我拈轻怕重之时,《中青报》的一篇名为《泡沫人生》的文章,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文章是江西南昌大学郑晓江教授撰写的,文章写到:人生的泡沫和泡沫人生与我们如影随形,要想避免陷入泡沫型人生,最好的办法是使人生过程不产生“泡沫”,每一人生目标皆切实可行,每一人生中的获取皆合情合理,每一人生进步皆付出相应的代价,每一人生中的辉煌皆经过痛苦的努力。此文于我如当头棒喝,我一下清醒过来:学知识怎能投机取巧,自欺欺人!我把文章剪下来,专门到彩扩店封印,压在案头,以此警醒自我。从此,我攀爬在自考路上,从专到本,历时七年余。

  在《中青报》的引领下,在以后的十多年中,我以双倍于人的努力工作、学习,在自己的青春地带,终于耕耘出灿烂的花朵。2000年,我通过公开竞聘,成为企业报的编辑、主编;2005年,我又竞聘到目前供职的大型中央企业电视中心编导的岗位上。期间,我被企业评为十大杰出青年、十佳共产党员、十大标兵,还被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团组织授予了优秀团干部的荣誉称号。

  困惑青年人的,无非事业和婚恋。《中青报》所弘扬的正确的婚恋观,也成就了我的家庭。我与妻子相识于2000年,别人初次见面,男朋友或送花、或送零食,而我为送去的则是《中青报》。我们一同欣赏“屋檐下”那真切感人的故事,一起品读“青春热线”里的来信和专家答疑,也一同规划着我们的未来。2002年,我携着妻子的手,以最简朴的形式把她接到家里,而获得的,却是最富有的爱情。结婚七年来,《中青报》则成了我们家不可或缺的家庭报。妻子一如既往地倾心于“屋檐下”和“青春热线”,我则对“青年话题”、“思想者”、“特别报道”等栏目留连忘返。每每读到佳处,妻子必强行把我拉到她面前,听她动情阅读;我则每每看到新观点、新视角,必与妻分享。

  十多年朝夕相伴,视野随《中青报》越来越宽,思想越来越新,自己也越来越成熟。记得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在阅读《中青报》时,心态变得从容了,淡定了。我暗自高兴:原来的良师,已经变成益友了;原来把《中青报》当作教课书看时的柳暗花明,变成了如今的分析评点的坐而论道。我着实为自己高兴了好长一阵子。

  是的,我进步了。而读者的进步,不正是一代代中青报人一生所致力、所期许的吗?

  十载相携,一世情缘。记得刚加盟电视时,同事们对我自费订阅《中青报》大为不解。他们当然是难以理解的,他们更难以知晓《中青报》在我心中的位置和一生不能割舍的情结。我就是喜欢捧着看《中青报》的这种特殊的感觉,因为我无法忘记自己与《中青报》共同绘制的“青春图画”,更是感谢《中青报》困顿之时给我的启迪,艰难之时给我的希望,徘徊之时给我的力量,孤独坎坷之时给我的信念……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从看到我与《中国青年报》的征文两个多月来,我一直都难以下笔,因为想写的、想说的太多太多。于是拖到征文截稿日期的最后一天,才写下这段文字。虽然倾心,无奈手拙,仍然难表心意。

  最后,我想对《中青报》说:但愿长如此,来往一生同。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