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
“我与《中国青年报》”主题征文二等奖

和《自学之友》同行的日子

北京一中原校长 王晋堂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4-29    [打印] [关闭]

  对渴求知识的人,我愿做一片云,为干旱启示滋润

  假如你初涉科学迷宫,我愿做一盏灯,伴你通过崎岖走向光明

  当你因落第而心灰意冷,我愿做一团火,重燃起你进取的热情

  1981年11月5日,中国青年报一个新的栏目《自学之友》面世了。这就是该栏目“发刊词”中的几句话。

  1977年恢复高考,全国570万学子涌进考场。从此,被“文革”中断了的求学梦,一下子迸发喷涌出来。青年工人、战士、农民,刚刚结束插队返城的年轻人,不管是就了业的和没有就业的,一下子涌进了求学、考大学的人流中。一场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自学热潮迅速席卷了中华大地。适此形势,中国青年报推出了《自学之友》专版。

  为筹备此栏目,大约是1981年10月,报社“知识部”召开一个座谈会听取意见,请了一些高校和中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专家参加,我有幸忝列。主持座谈会的报社负责人向与会者约稿。

  那时,我在一所中学任教高中化学课、同时担任教导主任。从恢复高考开始,就不断有朋友——有的是青年本人,有的是家长为孩子来找我补课;其间,我还受邀在一所补习学校的高考班为社会青年上课。我是两面开刀,给补课的学生补化学课,这是我上大学时的专业;同时给他们补语文,我任教语文课的时间比化学课时间还长一些。在补校我也是同时上两门:一三五给理科班上化学课、二四六给文科班上语文课。那时的补课费是很菲薄的,而给找上门的学生补课则完全是义务的。我深为社会青年渴求知识、希望抓住机遇深造的热情所感动。所以,座谈会后,我很快进入“角色”,兴奋地写了一首小诗“写给自学的朋友们”寄给了报社。

  在一个下着淅淅沥沥秋雨的傍晚,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编辑撑着伞到我家来找我。来者就是当时任报社知识部主任的吴学林。我当时住房条件很差,而且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到补校上课,在家的时间短,找到我也不容易。吴学林说,他来了三次,才遇上我。贵客光临陋室,而且一顾再顾,这让我十分感动。老吴说,找你有件事。你的小诗收到了,写的不错。《自学之友》就要出刊,准备用它做“发刊词”,只是不署你的名,并且把题目改作《自学之友的话》,想征求你的意见。我二话没说地就答应了,说没问题。他还补充了一句:“当然,稿酬照付。”

  这就是我与《自学之友》同行的开端。而后,我开始为其撰写化学学科的辅导材料。比如“石灰石的变迁”、“建起自己的化学实验室”、“学习化学的口诀与歌谣”、“什么是量子”等等,一连写了几十篇,我大概是发稿最多的作者。在语数外、理化生的学科知识中,化学应该是“小兄弟”,我的稿子太多,显然有点偏颇。而后,又在吴学林的邀请下,做了该栏目的兼职编辑,并且为《自学之友》的“钟鼓篇”写一些言论。1985年,《自学之友》把这些言论集结出版了一本《和青年朋友谈自学》,我的文章也有幸收入其中。

  《自学之友》很受欢迎,被读者称为良师益友。特别是它所举办的知识竞赛异常火爆。我去编辑部的时候,经常看到吴学林、陈小川和焦会民、还有一位好像叫蒋平,忙得满头大汗,在读者寄来的堆积如山的答卷中翻找着什么。当时的编辑们是十分辛苦与尽责的。青年编辑面对青年读者,真是猩猩惜猩猩,尽到了青年报人的职分!

  我周围的自学青年受到了双重的益处。请想想看,在给他们辅导时,每每可以说,“昨天的中国青年报上刊登了相关的资料,可供参考——那篇文章是我写的”时,我和我的“学生”都会是一种何等兴奋的心情?这是一种极大的激励。对于教师是,对于“学生”,也是。

  在我辅导的自学青年中,许多人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走在街上,每每有“学生”从身后追过来,告诉我,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什么什么系;或者,他已经出国深造了。你会是一种何等的激动?我曾经辅导过一位只上到初中二年级就赶上“文革”去插队的返城青年,他来找我时,连水的分子式H2O都不会写。我辅导他半年多,他在当年高考的化学学科上得了96分,考取了中国中医药大学,后来还读了该校研究生。1983年,我辅导的最后一拨5个“社会青年”,分别考上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院、农业大学和师范大学。为我与“自学之友”同行时辅导社会青年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后,因为工作的变化,我不再做社会“辅导”的事情了。

  我想,这些应该视作依托于中国青年报《自学之友》创造的成绩,而不仅仅是我个人教学的成绩。天时地利人和,自学青年是幸运的,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我又岂不是幸运的?与《自学之友》同行,不也是我的机遇吗?

  《自学之友》已经过去。它是中国青年报值得记忆的一页,也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吴学林后来调到了《人民日报》,焦会民调到了《工商时报》,而陈小川,则做了中国青年报的总编辑。

  后来,我在执教中小学领导干部6年之后,调到一所中学做校长14年。在此期间,还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不少文章。比如,1988年9月3日头版头条刊登了我对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消息,这是披露首都这项改革的第一次,很有些影响。比如,1996年前后,我以“格致”为笔名,在贵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前前后后大约发了二十几篇)“教育时评”的言论、针砭教育的弊端。我不会忘记与教育版的友谊,不会忘记与中国青年报的友谊,不会忘记刘学红、陈志文、郭蓝燕、王胜春、桂杰等等朋友给我的帮助与支持。

  当然,使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在《自学之友》的日子里。每想起《自学之友的话》都是一种温馨的回忆:

  对于小草,我愿做泥土,对于泥土,我愿与耕耘

  谁说“自古华山一条路”?

  我愿做你脚下的石子,为你成才铺垫广阔的坦途

  

  附录: 《自学之友的话》(1981?11?5)

  对渴求知识的人,我愿做一片云,为干旱启示滋润

  假如你初涉科学迷宫,我愿做一盏灯,伴你通过崎岖走向光明

  当你因落第而心灰意冷,我愿做一团火,重燃起你进取的热情

  跨越技术的壕堑、关口,我愿做一桶油,为你添加动力的源流

  对于小草,我愿做泥土,对于泥土,我愿与耕耘

  谁说“自古华山一条路”?

  我愿做你脚下的石子,为你成才铺垫广阔的坦途

  我愿做一枝蜡烛,我愿做一级人梯,为有志青年之崛起

  众多名家将与你娓娓谈心,他们皓首童心欣然命笔

  热情的老师会教你ABC,他们循循善诱耐心启迪

  万千自学者心息相通,在这里你将看见他们坚实的足迹

  努力啊,自学的朋友,为振兴中华,奠就真才实学的石基

  奋起啊,年轻的朋友,对锲而不舍的追求者,

  我将献给你一颗火热的心!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