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日
星期
内蒙古森工集团:

生态优先 算好社会经济效益总账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01    [打印] [关闭]
    本报呼和浩特4月30日电(记者李玉波)“解放思想抓机遇,毫不动摇保生态,只争朝夕谋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是内蒙古森工集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总体思路,是对林区管理和经营职能重新进行了定位,不断深化对林区生态地位及其特殊性、重要性的认识。

    内蒙古森工集团所辖大兴安岭林区美丽而神奇,它与南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被誉为“地球的两大肺叶”,是全国独有的最大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物基因库,是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嫩江、松花江的水源涵养地,是保证东北粮食主产区和呼伦贝尔草原降水等气候条件的生态屏障,对维系黑龙江、嫩江水系和松嫩平原、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007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内蒙古自治区时,作出了“保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为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做出贡献”的重要指示。

    该集团把林业施业区确定为“林业生态功能区”,突出生态事业的公益属性,突出林管局保护林业生态资源和林业行政管理职能,全力构建建设完备生态体系所需的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体制框架、建设发达产业体系所需的产权制度框架、与当地同步健康发展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框架;以保护好林业生态资源为首要任务,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有效防控森林灾害,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确保林业生态安全,确保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增长,森林质量不断提高。

    内蒙古森工集团总经理安国通介绍,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大兴安岭林区有林地面积净增61.21万公顷,年均净增12.24万公顷,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每亩1000元投入计算,为国家节省投资91.8亿元。活立木蓄积增长8154.63万立方米,森林蓄积增长6468.27万立方米,折合商品材经济价值达210亿元,相当于“天保工程”当期投入的6倍。森林面积的增长和森林蓄积的增加,每年在生态建设上的直接经济贡献达60多亿元。同时,大兴安岭在涵养水源、碳汇制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大草原、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