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4日
星期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唐山市凤凰新城管委会主任 黄敬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04    [打印] [关闭]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不论是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还是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都与环境及其保护问题息息相关。

    一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要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

    唐山是一座“因煤而建、因钢而兴”的城市,过去是以煤炭、钢铁、水泥、陶瓷为主导行业的重工业城市,这种产业结构造成了唐山能源消耗量大、资源消耗量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保护压力大等问题。

    那么如何从唐山的实际出发,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呢?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对于唐山这个以重工业为主导型的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为此,一是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能源资源,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努力降低资源消耗水平。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节能型工业和低耗型服务业,在钢铁、建材、能源、化工等重点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三是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狠抓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切实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土地、矿产、水源、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总之,要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纳入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督导检查,确保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

    二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发展靠市场,环境保护靠政府”,政府仍是环保的投资主体。因此,一方面要在财力有限的条件下,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将环保纳入财政预算;另一方面,又要积极探讨环保投资市场化、产权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新路子。

    具体讲,一是要加快实施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这是污染治理市场化的重要前提。二是对环保设施实行官建民管,政府既收回了投资,又保证了环保设施的市场化运作。三是提高社会的积极性,通过BOT(建设—运营—转让)、BOO(建设—运营—所有)、TOT(转让—运营—转让)等方式,加大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四是利用政府的信用资源,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优惠贷款和援助。五是借鉴国外投资经验,制定环保风险定级标准,金融部门据此决定对企业的信贷投向,建立信贷环境风险防范机制。与此相联系,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坚决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以减少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成本,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三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增强环保思想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物质投入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之外,在根本上还需要一种环境文化的构建。

    绿色消费文化是环保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推行绿色消费,要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限期关闭和淘汰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产品生产。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用环保友好型产品,鼓励清洁生产。要加强宣传教育,推行环保标志,鼓励绿色消费,倡导绿色文明。其中,农业部门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生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工业部门要生产低毒低害、无毒无害的产品。社会公众则要抵制滥食野生动物、乱用有害物、乱丢废弃物的不良行为,勤俭节约,适度消费,弘扬生态伦理道德,构建生态文明。唐山市近年来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方面发展比较快,目前全市无公害果菜环评认证面积达到126万亩,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有多种农产品已走出国门,实现创汇。

    总之,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事关当前,而且关系长远;不仅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而且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不仅与物质文明建设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而且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行动上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