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4日
星期
划分工作协作片、领年轻人回社区报到、让漂泊者安家

三部曲唱响服务青年主题歌

本报记者 张欣 实习生 马慧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04    [打印] [关闭]

    划工作片,整合资源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团总支书记陈静,早在2006年就听说过区里提出的那个“片区协作”概念。虽然说不清这“大概念”的门道,但她发现,最近两年,医院所在的双井街道与自己的联系正日渐频繁起来。

    街道把社区居民的摸底情况给了医院,义诊小队一进社区就抓瞎的日子随之结束。“哪家老人要量血压,谁家孩子牙齿长得不好,我们都清楚。”陈静说,这样的合作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服务也更有针对性了。

    街道还是纽带,将属地内的驻区单位联结起来。北京工业大学有个“先锋实践社”,学生们想进社区宣讲中医保健常识,但又需要专业的指导。通过街道的联系,学生社团与垂杨柳医院结成了合作伙伴关系,义诊活动热热闹闹地持续了3个星期。

    几次活动让陈静知道了什么是片区协作——在北京市朝阳区,团区委将区域共青团组织按照就近原则划分为9个工作协作片,每个协作片由临近的街、乡、青工单位、非公单位、中小学校团组织组成。外交部、北京市烟草局等70多家驻区单位也应邀加入属地协作片,共同参与区域建设。

    这是团朝阳区委书记郑宇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探索的区域共青团组织建设模式——整体化建设。如何把艰涩的工作语言翻译成服务属地青少年的具体行动,郑宇说:先要打破条条框框。团区委服务和管理的对象不再限于区属892家团组织,而是扩展到驻区单位,实现与驻区单位团组织的资源共享。并按照就近原则划分工作协作片,活动统筹。

    垂杨柳医院就是协作片制度的受益者。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医院今年的门诊总量、经济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在医院党委书记刘元春看来,“团委小陈”功不可没。

    垂杨柳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为服务周边社区居民而设。医院的义诊小队在街道团工委的帮助下,畅通无阻进入居民小区开展各项服务后,附近居民对医院的业务熟悉起来,你来我往中,医患间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在片区协作制度中,街道团工委像一双手,将属地内飘散的彩绸挽成一个结。

    团和平街街道工委的这双手,是志愿者。和平街街道教育资源丰富,奥运后的志愿者遗产,成为聚集高校青年的最佳平台。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科生都是本硕连读,他们非常渴望有一试身手的实践机会。可大学生自己进社区,寻找实践机会,免不了遭人疑心,谁放心让一个来路不明的毛头小子在自己身上扎针拔罐呢。有了街道团工委的“信誉保障”,社区居民才开始放心地接受这种免费的医疗服务。

    在为大学生志愿者联系实践机会的同时,团和平街街道工委还得到了一份意外的收获。以前都是街道追着社区跑,现在隔三岔五总有电话打到街道“要人”:你们那儿还有团队吗?我们这儿需要义诊啊!

    领年轻人回社区报到

    社区团组织是区域中最基层的共青团组织,也是城市共青团工作的基础。郑宇告诉记者,团朝阳区委有个“社区第一”的理念,希望引导青年“回社区报到”,推进社区团建,提高社区团组织工作水平,进而为共青团工作的整体推进奠定基础。

    亚运村的高楼大厦背后有一片社区,小区的13个生活院里,住的多是科研院所退休的老人。这样一个“高龄”小区,成了年轻人的乐园。居委会的吴琼阿姨为社区里的孩子们创建档案——在哪儿上学、爱好什么、有何技能。“社区组织足球赛或者演讲比赛,就根据登记卡上的兴趣爱好邀请孩子来参加。”吴琼告诉记者,社区组织的活动对了孩子们的口味,一个孩子能招来一个班,在社区里开展实践活动,捡垃圾、修电脑、包饺子给老人吃,小区就这样“活”了起来。

    有活力的社区也吸引了周边社会单位的年轻人。一次,北京信息大学的学生来社区借腰鼓。社区党委书记李和平一听就乐了。“借!可也不能白借。”她提出以腰鼓换服务,让学生们帮社区里的老人修电脑。往来多了,有了感情,学校团委干脆与社区签订了共建协议。

    “在社区里做青年工作就得靠社会单位的帮助。”李和平说,“社区没钱没地,开会都要向社会单位借礼堂。这么多年,周边社会单位那点底儿,早让我们摸透了!”李和平告诉记者,为了充分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社区居民齐心协力建起了一套资源库。

    虽然流动,但不漂泊

    今年2月底,来自河南的流动青年李帅参加了“朝阳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从夜校开设的课程里,他知道了很多过去不知道的事情,这些事情都事关他的自身权益。

    2005年,李帅从河南来北京,学习、打工,工作换了好几次,想创业又找不到门路,一直有漂的感觉。参加夜校的学习,让他有一种拨亮明灯的感觉。

    “我们主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服务、管理、引导。我们在摸索中发现,开展活动要尽量从流动青年的实际和切身利益出发,真正有用才能抓住这些流动青年的心。”东风乡团委副书记刘珂说。

    安徽籍流动青年张士海,从10年前的一名外来打工者到两家公司的经营者,从一名没有组织的漂流者到东风乡优秀党员,他的转变得益于他在第二故乡的兄弟姐妹们。

    “东风乡六里屯村虽然是我的第二故乡,可是我在这里做事比在家乡做事更有信心、更顺手,党委和团委的工作人员虽然和我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我把他们当做亲人。”张士海早已决定扎根东风区六里屯村了,虽然他现在的身份仍是流动青年。

    朝阳区是首都城八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朝阳共青团的辖区内有中央、市属驻区单位团组织近百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青年资源。郑宇认为,想要适应新形势下朝阳区经济社会结构和青年群体结构的变化,提供更多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就要勇敢创新。“这次大胆的尝试,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但我们坚信共青团的发展之路就是创新之路。只要不断创新,就能不断开创城市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他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