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7日
星期

从羞涩到健谈 在充实中奔跑

——记大学生西部志愿者李洪
特约通讯员 刘继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07    [打印] [关闭]
    拖拉机在坑坑洼洼的碎石路上一路颠簸,摇摇晃晃地抵达隆兴乡政府。时值2006年秋,李洪住宿的村里突然停电,万籁俱寂,他第一次体验到寂静带来的恐惧。

    李洪毕业于黑龙江鸡西大学,和许多来西部的志愿者一样,2006年到甘肃服务时,他除了满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豪情外,还怀着一份好奇。但是,刚到目的地时,李洪不知道他所在的陇南地区有一些村庄才刚通上电,许多村庄是“无集市、无邮局、无餐馆、无金融代办所”等的“八无”村,寂静就是这里的常态。

    包括李洪在内的3人,负责陇南市武都区城关镇中山街的全部社区工作。李洪从救助失学孩子开始自己的工作。

    年近6旬的秦满囤,妻子右腿残疾并有深度智障,两个孩子都在上中学,每学期光学费就要1000多元。家里只有不足两亩的贫瘠耕地,除了卖点粮食,家里再无其他收入。秦满囤不得不外出打零工维持家用。即便如此,孩子还只能勉强上到中学。眼下,一家人正考虑让女儿辍学回家。

    听说李洪是来调查贫困学生的,邻居都争相向他诉说秦家的情况。秦满囤的妻子用一双又黑又瘦的粗糙的手,递给李洪一个红艳艳的柿子。那一刻,李洪突然觉得自己懂得了倾听,不仅是声音,还有她无言的动作。

    通过网络,李洪找到一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慈善事业网站,急忙去电。接电话的是一位陈先生。没等李洪讲完,对方就说因不能确定他所述是否属实,不能答应他的请求。李洪不甘心,又打了一次。对方一听是李洪,就要挂电话,李洪急忙说:“先生、先生,您先别挂,麻烦您听我把话说完。”李洪把了解到的贫困学生情况和他们渴求上学的愿望告诉了他。对方沉默片刻,还是把电话挂了。那一刻,李洪心里十分绝望与无助。

    但李洪没有放弃。他知道最大的力量来自外界的帮助。他把自己走访过的贫困学生的资料和照片,以及区项目办给他出具的志愿者身份证明,依网站公布的地址邮寄过去。一个月过后,仍沓无音讯,李洪依然没有放弃。他把自己的走访日记定期地给对方寄过去。

    2007年4月25日,陈先生突然来电说:“你寄给我们的东西都收到了,半年来你一直给我们寄资料,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真的让我们很感动。现在我们决定资助你那里的15名贫困学生,每人200元。”李洪哽咽了,一个劲地在电话里道谢。

    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的帮助,李洪先后共联系资助了135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共计7.65万元。

    在偏远的山村,李洪在倾听与倾诉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坐标。这个当年的羞涩男孩自己都惊诧身上的变化,他开始变得健谈了。面对市民政局局长,李洪用一个个事例和数据说服对方,为社区5名居民争取到低保资格。因为善于“表达”,李洪开始接受媒体采访,让更多失学孩子得到帮助,也让更多当地群众感受了“西部志愿者”的温暖。

    志愿者服务是有工作期限的。为了真正扎根西部,李洪报名参加了甘肃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选拔考试,成为文县尖山乡老爷庙村村党支部副书记。从村文化系统的建立,到经济作物的种植开发,李洪更加感觉到自己扎根西部的意义。

    “不要说我们给艰苦地区带来了什么,应该说艰苦地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西部给了我奔跑的舞台,虽然偏远,却很充实,这不正是城市人追求的目标吗?”2009年的春天,在北京东郊民巷饭店,李洪递给我名片,上面印着他正着手的经济项目,他笑道:“说不定哪天我会找你咨询相关的信息呢。”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