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8日
星期

中国智库更应研究中国愤青

胡安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08    [打印] [关闭]
    国外一些高级智库花重金研究中国课题,如研究中国“愤怒的青年”这一现象(《环球时报》5月7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甚至表示理解中国的愤青行为,认为这一代中国青年是推动世界前进的正面力量,他们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将对中国未来产生开明的影响。

    西方智库对中国“愤青”的积极评价虽有其局限,但这种多元视觉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为什么我们一些研究机构一提起愤青一代,就想起80后、90后的逃避、啃老、盲目的“粉丝”行为,而忽略了一代中国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焦虑,以及对公共道德颓废的谴责和担忧?显然,“愤青”并不表明他们只是奶油小生式的“被溺爱的一代”,是贪图享受的“草莓一代”,是只会吃比萨、穿NIKE、看NBA的一代。

    对中国愤青现象的缺乏关注和描述单一,不仅是舆论的偏执,也由于中国智库偏离真正的“中国问题”。在本土的青年研究里,我们往往愿意无病呻吟地去研究一些所谓小资现象,去研究一些莫名其妙的“代际”现象。有时陷入空洞的爱国主义说教,有时又陷入社会学的庸俗主义里,又甚至把愤青通过网络公开表达的观点,误认为一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网吧现象”。这些误读,至少说明国内的智库,还没能真正走进中国青年的心灵和生活。

    实际上,“愤青”也是中国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它,鼓励更多愤青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去思考自己行为与国家行为的共鸣,同样是我们这个社会急需的。

    在开放的语境下,我们的舆论和智库,更多的应该去研究“愤青”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提升,研究他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而不应把这个应尽义务拱手让给那些外国智库。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