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8日
星期

北川首个重建新村的阳光分配

本报记者 田文生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08    [打印] [关闭]
    村子164户人家,1户人家全部遇难,剩下的163户中,128户的房子被震成无法居住的危房。而今,羌族建筑风格的房屋修葺一新,宣告位于极重灾区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茨沟村新生。

    128户中,109户已完成重建并搬入新房,还有近10户的房子正在修建之中。剩下的约10户住房,因为位于擂鼓镇场镇规划区内,需要等待场镇统一规划和协调建房用地后才能再行修建。

    完成“安居”,村民开始“乐业”。成人开始在土地上劳作,孩子们穿上鲜艳的衣服在艳阳下跳橡皮筋,炊烟在村庄袅袅升腾。一个小型的白酒生产作坊建成投产,酒香弥漫山坳。

    村民张远明新建好的房屋租给了外地来此做生意的商人,一年两万元左右的租金几乎相当于一个人在外打工的收入……

    去年9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此视察农房重建工作时,盛赞是“最有骨气的村,最有志气的村”。

    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记者现场探寻茨沟村的重建路径。公平、阳光和民主,是茨沟村成为“北川第一个重建新村”的三个关键词。

    9两米的公平

    地震夺去了包括茨沟村前任村主任在内的15人的生命。地震后第5天,本村青年尹显波因为在志愿服务中不遗余力,一直忙着救人、搬运救灾物资,受到上级领导和村民的一致认可,他被“火线提拔”为代理村主任。

    一个月后,在400多名村民参加的选举中,时年26岁的他获得了380余票,把起了这个几乎被地震摧毁的村庄的“方向盘”。

    尹显波中师毕业后,在陈家坝樱桃沟小学当了3年代课老师,给两个年级上语文课,每个月工资350元。随后,他又转到离家较近的擂鼓镇柳林村当了1年代课老师。在此期间,他通过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学历。

    为了偿还读书所借的学费和利息,2005年,他不得不放下教鞭,到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矿打工。一次,他所在的矿井发生塌方,他幸运地死里逃生,心有余悸地回到家乡,没想到又遇到了大地震。

    上任不久,新科“80后”村主任就遇上棘手的难题:为村里160多户分发10顶帐篷。

    大家都没了住所,全盯着这些帐篷,分给谁?怎么分?他将帐篷从镇上领回时,村里的广场上早就围满了村民,见村主任回来便一拥而上。

    尹显波没有急于分发,找来组长了解各自受灾情况,确定了原则:先发给家里有老人、病人和小孩的村民,商量了10多分钟,帐篷就发下去了。

    帐篷固然很顺利地分下去了,却潜伏着矛盾,部分村民埋怨“我家也有老人和小孩,也要帐篷”,但尹显波自己并未领取第一批帐篷,心有不服的村民对他也没有太多责难。

    第二批、第三批帐篷很快到位,每户都有了帐篷,怨言渐渐平息。这次分帐篷的经历,尹显波不谋私利的表现,被村民记了下来,即使那些曾抱怨过的村民,也对新的村官多了一份认可。

    对于茨沟村来说,第一次分米的经历,是更为重要的一次操作:它为往后的重建工作确定了标杆。

    6月初,第一批救济粮分到村里。这一次,每个村民只能分到9两米。

    对于已很久没有闻到大米香味、只能以捐赠来的方便食品为生的村民来说,这是一粒都舍不得浪费的9两米。

    村里事先做了周密安排,认真清点,仔细确定了花名册。当运米的车进村后,先根据总人口将大米分给各组,然后就地以户为单位分发。每分一户,就在户名册上画一个勾,以确保无人遗漏。

    一家一户地称米,秩序井然。

    即使工作精细,误差仍是难免的,部分留在最后的干部没米了。他们受了家人的埋怨,却赢得了民心。

    同样,方便面、矿泉水、火腿肠一运进村子,马上就地严格按照公平的原则分发,剩余的“零头”,登记造册后,放进仓库,等下一批物资达到后,一并按人头公平分发。只有面包等不宜保存的食品,一旦出现平均分配还有“零头”的情况,将被优先分给老人和孩子。

    外地捐来的衣物,新旧适当搭配后打成包,也按同样的方式分发。穿着不合身怎么办?村民自行调配交换。

    一年后,尹显波将当时的经验总结成“一是公平分配,二是干部要舍得吃亏。”

    “坝坝会”——决策在阳光下运行

    生活在帐篷里有太多不便,等余震渐渐减弱,茨沟村村民开始萌生重建永久性住房的念头。村里将《关于灾后农村建设永久性住房的实施意见》小本子为每一户村民都复印了一份,广泛宣传重建房屋的政策措施。

    100多名户主聚在一起开“坝坝会”的情景开始了,所有的重大决策,都在“坝坝会”上商量决定。会上,每个人都听着别人说的每句话,任何事情都摆在“阳光”下论证并决策。

    一个又一个“坝坝会”让村民达成共识,重建时机渐渐成熟。去年7月8日晚,茨沟村召开了重建永久性住房工作动员会。“不等,不靠,自己的房子自己造”的信念和“镇村主抓,农户主建,政府补助”的农房建设原则被确立了下来。

    即使仍有余震不时袭来,张元新和3社社长曾木旭还是勇敢地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7月20日——地震刚过去两个多月——两户就开始动工。

    此刻,重建急需人手,村里向已基本完成救援任务的成都军区驻滇部队某师官兵求援。第二天,300多名战士就到了拆房现场。残留的房体很快就拆除完毕,能再次利用的砖头被清理好,整齐地摆放。

    3个月时间里,曾木旭就建起了一栋120平方米的新居,当年国庆节就搬进了新家。

    房屋即将竣工时,温家宝总理来到曾木旭家,分享了他的喜悦。

    公平、互助,成为农房建设的主旋律。

    茨沟村提出了重建工程“五个统一”的思路:一是统一由政府协调机械拆除危房;二是统一商请部队车辆清运建筑垃圾;三是统一用机械开挖屋基和回填;四是统一协调免费安装水电;五是统一选购建材,补贴运费。

    在此基础上,实行谁先建,谁先享受部队官兵和机械的援助的原则。

    当时买到建材并运进村成为村民最棘手的难题,尹显波和几名村社干部外出联系建材,村里的办公经费报销了一部分,剩余的就自掏腰包。

    灾区的建材一度非常紧张,购来的建材严格按照“谁急需、谁先用”的原则发放,整个过程同样公开透明。

    在组织发放资金上,该村通过“一折通”将政府建房补助和过渡安置房补助一次性全额按标准发放到农户手中,取消任何中间环节,杜绝了“猫儿腻”。

    抓阄选地块,排队买砖头

    地基,是灾区房屋重建首先要面对的难题。

    茨沟村共有6个社,一、二、三社地处场镇旁的低洼地带,四、五、六社地处张家湾半山腰。地震次生灾害让山上的三个社遭受严重损失,泥石流袭击后,已难以找到重建房屋的地基。

    于是,村里又多次召开“坝坝会”,确立了让四、五、六社村民通过购买土地的方式在一、二、三社建房的总体思路。

    购地价格由买卖双方在4.03万左右的区间内协商,部分有亲戚关系的村民很快就结成了对子。但这种涉及到子孙后代的买卖很难一步到位,卖方担心卖土地影响今后的生活,买方则挑剔土地的位置和朝向,双方各揣着自己的小九九,更多的时候,“谈判”陷入“拉锯战”。

    公平原则和相互理解,再一次成为茨沟村重建的基本准则。

    四社的张元明想购买二社雷启友的土地,但很长时间没能达成共识,最终,通过老邻居、老党员从中说服调停,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双方才达成协议。

    即使这样,仍有7户人家无法落实建房土地。在各方努力下,茨沟村推出了多家联合购买的方式,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卖土地的村民的利益得到更大程度的保证。

    牟廷林、牟廷元和何军3家联合购买了三社何建福位于马路旁的1亩土地。三家人通力合作,垒好了堡坎,然后将土地平均分成3份,分别标上号,然后用抓阄的方式决定各自的位置,这种最为公平的方式大家都没有异议。

    村里砖窑生产的砖一直供不应求,一出窑就被村民“抢”走。搬上车时,砖的热度还足以点燃香烟,每个人都感到腻烦。最终,村民选择了排队买砖。

    就这样,作为极重灾区,茨沟村重建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更引人关注的是,在关系每个人利益的细节问题上,保持了秩序。将决策和利益放置于阳光之下,是造就这一奇迹的不二法门。

    本报北川5月7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