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缝对接”助推学习实践活动
江苏省是中央确定的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三个试点省份之一,2008年3月至8月,省级领导班子和省级机关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国较早完成了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2009年3月起,江苏启动第二批学习实践工作,涉及12个省辖市、98个县(市、区)、25家省属企业、94所高校,党员105.7万名。
为了更好地将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转变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可供借鉴的经验,江苏省委省政府重点总结出三大成果,即认识成果、制度成果和组织成果,并通过制定《全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意见》和《省属企业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全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下发《关于做好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在巩固第一批试点工作成果中启动第二批活动。
党员干部受教育,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在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四个清醒、四个不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该省进一步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再动员、再研究、再学习,确保实现两批次思想认识层面的“无缝对接”。
作为沿江开发的先导区和试点区,靖江市2009年以来,围绕“四个清醒、四个不为”,深入开展“靖江发展缺什么,我为发展做什么”解放思想大讨论。并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工业经济学江阴、开放型经济学昆山、港口发展学太仓、城镇建设学张家港”。不是全盘照搬苏南经验,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学苏南之长,创靖江之新。目前,科学发展已成为靖江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今年一季度,靖江市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领跑苏中,正向着“学赶苏南,后来居上”的目标阔步迈进。
作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的重要制度成果,江苏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7个政策性文件,内容涉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完善干部考核体系、调整财税分配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等。
正是有了这7个文件,江苏省把第一批学习实践单位与第二批学习实践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第一批单位而言,虽然阶段性学习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文件执行才刚刚开始,在工作中始终要把贯彻落实文件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线;对第二批单位而言,与第一批单位主动对接有了抓手。
7个文件对主要参与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市县、企业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扬州市从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之初,就把巩固拓展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作为重要抓手,并将第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实效,通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有力有序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组织成果延续下来。
据了解,扬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确定了11个重大课题,带头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两次组织“院士专家扬州行”,为扬州企业发展“把脉”,及时出台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产业为代表的绿色新能源产业的系列政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