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2日
星期
孟晓云:

从《胡杨泪》到《汶川地震儿童档案》

实习生 李茜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12    [打印] [关闭]
    5月12日下午,北京市育英小学将举办一场特殊的少先队大队会,2000多名少先队员将在他们的校友孟晓云所创作的《汶川地震儿童档案》巨幅组合油画前,集体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汶川地震儿童档案》由49位灾区儿童的肖像油画组成。在这些作品中,既有陌生的面孔,也不乏我们熟悉的脸庞和身姿——“可乐男孩”薛枭、“微笑女孩儿”唐沁、小英雄陈浩……作品记录了49个孩子在地震袭来那一瞬的顽强与勇敢。

    “我希望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些孩子们的忧伤与坚强,记录下灾难在稚嫩心灵中的折光和烙印。”巨幅组合油画的作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孟晓云这样说。

    提起孟晓云,众所周知,身为资深记者的她还是一名报告文学作家,《胡杨泪》等一批报告文学作品曾令其名噪一时。但是,不太为人知的是,生活中的孟晓云自幼酷爱美术,多年来一直坚持绘画基本功的训练,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绘画就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2008年汶川大地震,孟晓云没日没夜地守在电视机前,电视播放的画面深深触动了她——废墟中伸出的紧紧握住笔的小手;瓦砾中露出的小小绣花鞋;一排排无人认领的书包……“我的心在哭泣,在流血,创作激情瞬间被点燃,我想立即拿起画笔,描绘汶川地震中的孩子们,记录他们的生死瞬间。”在创作笔记中,孟晓云这样写道。

    2008年8月份,孟晓云开始动笔。并非美术专业出身的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每画一幅画,都要先用铅笔素描打草稿,再用颜料完成初稿和改稿。有时,一幅作品要反复修改多次。一天天过去,她逐步找到了作品的主题——忧伤与坚强。

    “地震有点像战争,它在瞬间把一切的美好都摧毁了。但是,灾难之中,人们,尤其是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与坚持却令人震撼。”孟晓云说,“正是他们的悲伤、欢乐、顽强和坚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童真,打动了我们,感染着我们。”

    30年新闻生涯使孟晓云在画作选材时同样带着“一双寻找新闻的眼睛”。“真实性将令绘画魅力永存。记录历史才有存留价值,新闻如是,报告文学如是,油画创作也应如是。”那些由于地震而改变命运的孩子——当上残奥会火炬手的卿静文、残奥会圆梦的“芭蕾女孩”李月、到北京四中读书的“夹缝男孩”廖波、给温总理写信的羌族女孩刘小华等等,都被她收录到作品中。

    9个月后,孟晓云完成了全部画作。在她看来,无论是写作还是绘画,都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急就章式’,是拳打脚踢出来的;另一种是用心完成的,是慢慢‘磨’出来的。”她认为,她的创作,是后者。

    著名漫画家方成看过作品后评价道:“画人物肖像眼神最要紧,孟晓云的油画很传神,特别是孩子的眼睛。”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油画教研室教授李伦认为:“作品用的是一种‘集合式’样式,容量很大,相较于那些重形式、轻内容的作品而言,它显得更有意义。孟晓云的画执着而诚恳,它虽然是反映汶川地震的‘悲剧生活’,但仍然表现着艺术家灵魂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光明未来的企盼。”

    在地震一周年之际,孟晓云带着《汶川地震儿童档案》来到她的母校北京育英小学,希望她的小校友们——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能够了解地震灾区儿童的生存状态,感受灾难下的人性光芒。眼下,她正在筹划着出版一本图文并茂的精美画册,将画册捐给北川地震博物馆,捐给汶川灾区的孩子们,让他们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