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报料者总是首选网络社区
报料者之所以更愿意把自己的冤屈和诉求首发于网络社区,除了点击率高、传播快、关注度强、容易引起跟帖共鸣等诸多技术性因素外,和近期一些热点新闻都源于网络社区不无关系。如“西丰县委书记派人进京抓记者”、罗彩霞“顶替门”等新闻的线索都是由网友首发于网络社区,然后再由传统媒体跟进采访、见报,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于是,民众渐渐认为这个民间舆情通道“很亲民,很好使”。
然而,网络社区渐成传媒界的“全国选题库”,真值得那些申冤无门的草根们欢呼么?网络社区真有激发传媒“包青天”干预恶势力的功能?抑或像圈内人所说,是“中国民间舆情了望台”?我看还没有到拍手称快的时候,这一现象也暴露了我国舆情通道和传媒业自身的一些真空。
我们的新闻发布制度中那种“只发不收”的功能是不是要尽快改变?是不是地方信访部门还没有架起口径更大、胸怀更宽的舆情通道,让报料者还无法找到“说自己话,解决自己事”的地方?此外,一些传统媒体可能仍在“守着电话等报料”,缺乏接纳来自民间诉求的更先进手段,以至于让网络“受理”先行一步。
不能对这一现象过早叫好,还另有其因:媒体从业者也不可能以私家侦探的方式,去甄别那些新闻线索的真伪。更需审慎的是,在网络社区那种茶馆式的发帖中寻找新闻线索,本身也存在诸多难以估量的法律风险。一旦我们一味追求网络搜索的功能效应,很可能陷入另一种新闻人可能有的愤怒情结,在关于新闻线索的“第一争抢”中失去中间人立场。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作出这样一种判断:网络社区的报料影响力超过《焦点访谈》,在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读者找到了那种在“诉求低成本”面前的“渠道”成功,而不是简单的技术胜利。我们切不可高估此种力量,因为解决那些来自底层的冤屈和诉求更需司法公正、行政清明。而真正做到民间诉求不被长期积压,更需要来自我们社会机制的疏通和免疫能力。
多年前,笔者当实习记者时,一位老记者说,新闻的策源地和选题库永远在民间,在那些问题真正得到反馈和解决的终点。此话现在恐怕都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