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应完全依赖客水缓解水危机
北京缺水,一直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案,主要还是努力调用“客水”及呼吁节水。节水的呼吁似乎没见什么真正的起色,而调用“客水”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旦“客水”生变,危机立现。
这些年来,北京市推动节水的动静很大,也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如很多人提及的使用价格杠杆。从2001年以来,北京已连续四次调整水价,综合水价从3.01元提高到目前的5.04元。这个幅度不可谓不大,然而,这些措施在提高整个城市节水意识、增强民众水危机感方面,效果似乎并不那么明显。
在水资源的使用方面,更多是大手笔,如并不符合北方生态环境的巨型水景景观;追求GDP、与首都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的大工业项目;讲究个体或小群体生活舒适的耗水住宅;以及全社会着力营造的、无视水危机的乐观气氛等等。与这些比起来,小学生要节约用水、老太太要把洗菜水用来冲厕之类的倡导,显得那样苍白无力。
特别是当北京凭着首都的地位不断从外省一再调水时,其对于水危机临近的紧张感,往往会消弭于无形。原本应在多年宣传、呼吁中培养起来的节水行为,也因为有“客水”可恃,往往被一再延缓。长此以往,即便将南水的十亿立方米调来,也很难完全满足北京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缺乏节制的欲望总是高于有限供给。
更何况,频频调水还涉及经济发展的公平性问题。目前北京的“客水”以河北的水居多,盖因河北环抱北京。然而,河北自身亦时感水资源严重匮乏,调出去的几亿立方米水是干渴了自家才勉强挤出来的。河北七千万人民一样缺水,一样渴望经济发展。
目前调水只考虑了北京缺水的需求,而没有或很少考虑到河北、山西更缺水的事实。即便考虑到近邻河北的缺水,也没有考虑改变调水思路,而是决策到更远的南方去跨流域调水。如此一味依赖“客水”缓解危机,用得过了,就有失灵危险。不仅不能促使北京节制用水,而且可能会引发区域间的水资源争夺,浪费水资源,加剧区域间的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