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专家给“超人”上了一课
当然,放下架子为人民服务的专家也大有人在。在卫生部日前召开的甲型H1N1流感首例确诊病例新闻通气会上,我们就看到北京大学医学部徐小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德新两位专家,用极为朴素的观点和生动的语言,为公众解释那些本来非常拗口的医学术语,普及甲型H1N1流感的常识。两位专家“邻家大叔”式的拉家常,除减少了公众对这一疫情发展的恐惧外,还对现场新闻官正襟危坐的例行消息发布,给予了“人性化”的补充。
在一些网站的跟帖中,大多数网友都把率性的好评给了这两位专家。一位网友甚至温和地调侃道:“这些教我们怎么防,怎么治的专家,才是最亲民的,最值得信赖和尊敬的,他们不是在反人类。”
一次再平常不过的释疑解惑,为什么就化解了专家和网友的某种对立情绪?这次成功的“授道”告诉我们,专家和研究人员,特别是研究公共政策和行为的专家学者,在发表自己的观点立场之前,有必要优先考虑国民的情绪,尽量把宏观问题回归到微观上来。这样的表达和授道,虽产生不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但比较容易得到民众的会意和尊重。
那么,我们另一些专家的屁股为什么就没坐对呢?一方面,有大众经济学上不了台面的认识缺陷;另一方面也与体验民情不够有关。其实,专家的立场分析,也应尽量建立在通俗易懂的体系上,抛弃神秘感,用大众尺度来提升自己的学术亲民含量,而非一味以小众角度去猎奇知识。
当下,我们没法要求所有的专家都能悯天怜民,也不能要求每个专家都去研究大众经济学,但起码在与公众接近的一些立场表达上,应以审慎态度为大多数人服务。或许,这也是对我们身边缺少公共型专家的一种意识唤醒。
要知道,在经济危机险象环生、天灾人祸不断的今天,人们的焦虑情绪不断增加。因此对专家和学者来说,他们的另一种学术功能,还应该是向公众提供缓解情绪的镇静剂,而非站在其对立面制造紧张。更重要的是,在剧烈的社会转型面前,不管是专家学者还是研究人员,都有必要把自己的学术洞悉建立在与民共鸣的基础上,而不是陷入那些“超人”的语境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