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3日
星期

重庆梁平县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全面发展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13    [打印] [关闭]
    据新华社重庆5月12日电(记者王晓磊)在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镇,有一所崭新的“英利育才小学”。在一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中,这座学校的前身——文化镇中心小学发生教学楼垮塌。如今,它以坚固、美观的新面貌迎接着灾区的孩子们。

    在灾后重建中,梁平县委、县教工委对中小学校舍重建和维修加固相关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筹安排使用救灾资金,集中用于受灾中小学校校舍重建。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24所学校灾后重建工程,拆除危房54000平方米,新建57000平方米,现已竣工校舍17000平方米,维修校舍10万平方米。

    梁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是重庆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地震造成6人死亡,130696人受灾,25572人紧急转移;947间房屋倒塌,27429间房屋损坏;45座桥梁、59个涵洞、6座水库受损……

    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走在了前面。为了掌握灾情,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梁平县文化镇党委委员张奉文带领村镇干部头顶烈日、冒着酷暑,走遍全镇8个村、400多户受灾户,掌握了第一手灾情资料,确定了全镇房屋需要排危加固和重建的336户灾民,从选址、施工、建房补助款的发放等工作都一一做了细致安排,督促相关人员具体负责落实。

    半年来,梁平县恢复重建垮塌房屋1521户、24.74万平方米,恢复重建福利院、敬老院等设施7所,抢修渡槽5处,完成2个供水站、5个病险水库的改建整治,对受损医院进行了整修,治理道路滑坡2处,修复桥梁45座。到2009年3月底,275户危房的排危加固和261户重灾户的灾后重建工作完成,让灾民搬入了新居。

    梁平县还以地震灾后重建为契机,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和场镇建设。三寨村是一个只有550户农户、2300余人的偏远小村,交通状况很差,过去村里只有一条不足3米宽的泥路通往镇上的主干道,晴天尘土弥漫,雨天泥泞不堪。为此,村里筹资50余万元,修建了一条宽3.5米、长2公里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通过场镇建设,2008年梁平县场镇新增建房面积5025平方米,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5个百分点。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