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演艺化道路的经济学明星
从道理上讲,经济学家合法劳动合法所得无可非议。可当“出场费”这一娱乐圈的“专有名词”移植到知识界的“经济学家”身上,多少还是有些让人感觉异样。
当频繁走穴和赶场成为部分经济学家们的“主业”时,我们会思考,经济学家到底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姿态,来实现他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潜心著书立学,或者安心授业解惑?而以“演艺明星”或者“演讲家”的姿态为普罗大众普及经济学知识,算不算是其历史责任之一种?众说纷纭,争议不断。至于那些高得离谱的出场费用,有经济学家自我辩护:“如果经济学家收入不比其他人高,他们的经济理论怎么会有说服力?”这样的说辞实在不足为据。按照我等平常百姓的理解,经济学家的重要任务,就是研究经济学的规律,教政府理财和调控经济,教公众赚钱和资产保值等等。如果经济学家的名望和实力只能用他的“经济能力”来证明的话,那他就不是经济学家而是经济贩子了,那中国经济学的前景实在堪忧。
我不是经济学专业人士,所以不能判断我们现阶段有没有优秀的经济学家,但我知道,有“知名度”的经济学家比比皆是。我感兴趣的是他们的“知名度”是如何来的,他们的“出场费”又是如何涨起来的。新闻里说,媒体根据某热点话题采访一位尚不知名的经济学家后,只要其观点在主流范围内,就有望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这位“无名”经济学家给外界留下了最初印象。接下来,其他媒体如果频繁对其进行采访,经济学家会非常配合。知名度提升了,身价也随之上涨。一来二去,这位经济学家就因在某段时间里出镜率奇高,而名声大噪。而一旦被央视采访了,他的身价可就暴涨了。然后就有各种公关公司出面为他受理各种走穴赶场业务等等。
看看,这和娱乐圈里演艺明星的成名之道是何其相似。难怪有人说,中国的“经济学家”的大帽子是由媒体颁发的,而不是纯粹的学术自由公平竞争的结果。中国本没有经济学家,出镜的次数多了,谈经济方面的问题久了,往往就成了知名经济学家。
可就是这些靠出镜次数博得眼球的“经济学家”们,还是受到了公众的追捧。他们每天生活在飞机和演讲台上,走穴和赶场的业务数不胜数。有人说,这是“经济波动下公众急于恶补经济知识的渴望”成就了他们。
对经济知识的渴求没有错,但是这种知识渴求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是单纯地对经济知识的认知,还是功利地希望这些经济知识能够帮我们的股票升值?这本身没错,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功利的思想可能诱使我们对经济学家的追随和推崇不分内里的良莠,只认外在的名望。
那些逐步走上“演艺化”道路的经济学家们越来越火了,出场费的暴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的事情。出场费的暴涨让我们见识了这些知名经济学家们的浮躁,可是,有没有人想过,他们的浮躁其实有一部分是我们追捧的结果。这又算不算是一种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