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优等生的职场江山
他到一个企业里交流,接待他的几个员工与他交流了几分钟后,他就准确地猜出这些员工都是名校毕业的。员工很惊讶地告知教授,他们已经毕业三年了。
此事透露出怎样的道理呢?教授厉害吗?其实,正如教授所言,这更说明那些员工三年了竟毫无长进——没有有效地成长为一个与当前环境一体的人才。也许混迹职场三年,还只是一个“人手”而已。
改变环境还是被环境塑造
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与职完全匹配的情况。因此人与职之间必然会发生两种现象,一种就是人的力量大得足够改变环境,另一种就是人被环境塑造。这就像一个40号脚的人长期穿一双38号的鞋,长此以往,要么鞋破,要么脚变形。
职业规划的理论就是引导人们去寻找与“人”匹配的“职”,但同时也明确地告知: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匹配。因此,准备好改变是职场成熟的必然过程。当然,改变也不是无限的。一个40号的脚非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穿并最终喜欢36号的鞋,那人生基本就丧失穿鞋(工作)的快乐了。
因此,生涯规划与发展的目标,就是首先努力去寻找与自己天赋特征吻合的工作环境,然后努力塑造自己与环境适应。最后在能够与环境间游刃有余的时候,适时思考对环境改造的问题。
于是,初入职场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去发现、学习新环境的规则,并努力去适应。
职场环境与大学环境有什么不同呢?
在大学里,你学习的是结构清晰的知识,获得的是抽象、理论性的原则。这些纯粹的理论是把许多实践里的个性删去,最后总结出一个共性的因果逻辑。这些在绝对假定的条件成立的理论,在实践应用中,需要把个性化的条件重新唤回。因为在现实工作过程中,你面临的是背景复杂的具体问题,经常面临临时性事件,这样你很难用一个固定的理论框架去套。因此,进入职场就要重新开始进行适应性、社会化的互动式学习。
有一次公司做产品的市场推广讨论,部门经理提及了一个方案。结果有一员工质疑道:“这样的推广方案,有没有理论支持?”当时引得大家愕然了好久不知如何应对。经了解,原来这个员工是研究生毕业,具有严谨的研究思维模式。但已经工作差不多两年的他,竟然还在用学院的逻辑来做非学院的实践。理论到底与实践如何互助而不是互制,这其实也是职业成熟度不高的人应该好好思考一番的。
没有“入圈”,就基本没有发展机会了
有一位名校毕业的研究生,进华为一段时间后,向任正非写了一封上万字的“企业发展万言书”,然而,他得到任正非的批示却是:“假如此人没有精神病,建议开除”。
许多学生以为在学校里学得了“真理”,然后期望用这些“真理”去改造世界。大家试想华为的那名大学生,他所提出来的华为发展建议有没有可行性?
再次要说明的是,理论向现实过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也反映出企业与学校文化的巨大不同。在学校里,你可以为“一个针尖上到底可以站几个天使”争论不休,但在企业里,大家看的是结果。职场适应,需要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迅速适应。任正非的意思很简单:请你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事实上,这个大学生身上发生的事件,在过去却常常被当做关心企业的正确事情而大加表扬,这个显著的错误惯性,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在学校里,你的“老板”鼓励讨论,但企业里的老板通常对讨论不感兴趣;在学校里,你可以为某个“真理”据理力争,但在企业里,有时就是“老板永远没有错;如果老板错了,肯定是你看错了;如果不是你看错,那一定是因为你犯错导致老板出错;如果不是因为你,那么如果老板不认错,那就是没有错;总之,老板永远没有错,这句话永远没错”。在学校里,你可以为知识追求而尽显锋芒,但在企业里,没有拿得出手的业绩,你的锋芒只能招致打击。
有一位很优秀的学生,进入一家民营企业做研发工作,工作一直很好。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对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这位学生去找老板要求加工资,他说:“我现在做的许多事情都是曾经岗位职责说明书里没有写到的”,老板自然辩不过这名学生,但从此之后不再给他安排新的任务。最后,这名学生干满两年后无趣地离开。
在职场,真理就是老板的“愿景”与组织的目标。这就是文化,是与学校里“追求真理”的文化截然不同的。其实这也有道理,在学校里就是从实践总结出真理,而进入职场就是要把真理回归实践。这种回归就需要去感受更多的新条件,讲一个笑话:局长、处长和秘书同乘电梯,结果一声屁响。那位秘书非常机智地指指局长所站的位置说:“声音是从那里出来的。”很容易就能猜出这位秘书的下场——“屁大的事都不能承担,还能为领导分担什么工作”。
这就是职场的“文化”或“规则”,有人把它称为潜规则。之所以叫潜规则,是因为你在书上永远学不到。之所以叫规则,是因为它们实实在在地运作着。在组织行为学中,乔治·格里奥提出“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意即领导者会因为各种因素把一些下属划归自己的“圈内”。而没有进入“圈内”的员工,基本已经没有什么发展机会了。那么“入圈”就是把握这些职场文化与规则的过程。
在职场,这几类人永远不会被领导者纳入“圈”的:一、“爱睡觉的兔子”——没有眼色,不主动;二、“跑错了路”——努力做着与组织目标不一致的事情;三、“被既得的萝卜田吸引着”——贪恋小便宜而失去原则;四、“不把裁判放眼里被pass”——不把自己的直接上级放在眼里。
在职场江湖快速成熟
“初入职场,我总是为有一个和谐的团队感到激情万丈,因为大家分工合作、集体讨论,有着共同的目标,有着共同解决困难的良好气氛。可是最近我在工作中发现,原来团队合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完善:团队工作出问题时,大家往往关注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并不关心其他的问题;大家为了突出自己的功劳,都对上一个人提交的工作成果做一点点修改,然后就把功劳据为己有,而抹杀前者的努力……”
这就是职场江湖。
职场江湖成熟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清醒:职场与学校有巨大不同。这里的不同,上面已经说得很清楚。那么下一步该如何去适应?
第一步:入圈
职场社会就是一个利益圈,每个圈子都有资源分配者。一般这个人就是你的直接上司。你的进入就是要去分享资源并同时为组织贡献价值。那么,你的出现不能给原有的利益相关者造成压力。如果你以名校毕业自居,初入职场即指点江山,也许谁都不再敢给你机会。
有一位名校毕业生进到一个单位,自认为知识渊博、满腹经纶,无形中总是对一些老员工不以为然。结果一个月不到就诉苦:很难忍受,自己想好好做工作但总是被“小人”使坏。
因此,被接纳入圈的一个重要底线就是不能给别人造成威胁。更好的表现则是:你的到来使大家更能做出成绩。因此职场成熟的第一关键就是:你永远不要试图通过把上级扳倒而上位,你唯一可以做的是努力使你的上司更有成绩,等到他晋升了,你就可以填补他的空。
那位毕业生可以做什么呢?很简单,只要“装傻、装可爱、装可怜”——尤其是还漂亮的女生。结果是,没有多久,她就反馈:“同事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现在做起来轻松多了。”
第二步:出成绩
估计华为那位写万言书的学生是被唐骏的故事激励——唐骏进入微软,然后给比尔·盖茨提交建议书,最后跃升至微软高层。许多学生正是被这种不全面的激励给害了。如果细致了解唐骏提交建议书的过程,就知道这里面是有关键点的。
首先,唐骏并没有只是理论性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而是用业余时间做电脑模拟,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与论证工作。这完全是在“做自己岗位上的事情”,而且是在业余时间里做的。其次,他没有立即给盖茨老板上书,而是先把建议书发给直接上级。因为总是得不到积极反馈,他才不得不上书盖茨老板。而且在给盖茨老板的信里,明确说明“我已经把该建议书发给上司,但他认为不可行。但我已经做出了模拟实验,结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如果在一周时间里我没有收到您的反馈,我会一周后再次向你发邮件说明该项目事宜”。
注意,这里可以看到唐骏要出的是“成绩”而不是“风头”。果然,一星期盖茨老板没有反馈,唐骏就发出第二封邮件,然后第三封。直到第三封邮件,盖茨老板才被打动,立即招开了研讨会。
所以,学习厉害人要学习细节里的品质与做事的内核,而非形式。还曾听到俞敏洪谈及自己的成功:因为大学四年给宿舍打了四年热水,结果同宿舍的同学都很信任他,最后投奔他共同创业。结果,许多同学听到这个,就开始抢着为宿舍打水。但要知道,“打水”背后那个品质,才是需要学习的!
职场成熟的关键一步,就是在取得规则接纳的同时,开始努力做出成绩。而且这个成绩是能很好地服务于组织利益的,并且能成为组织领导者业绩提升的依据。
第三步:成长
要认识到职场的一个潜在规律——内职业生涯决定外职业生涯的发展。内职业生涯就是职业资本、经验、能力、职业个性等等,外职业生涯是薪水、职位、环境、福利等人们热切追求的目标。这样,把职场发展目标定位为内职业生涯,心态上不会浮躁,也容易取得上司、老板的青睐,当然这样离成功也最近。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随时检验,问问不熟悉你的人是否能迅速判断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秦国大将蒙恬出战时,总是写折子向秦王索要封赏。他手下人就很奇怪地问:“蒙将军您并不喜欢这些封赏的东西,为什么每次大战得胜都要向秦王索要?”蒙恬笑而不语。后来蒙恬向一位资深幕僚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每次出战带走全国四分之三的军队,如果我不喜欢名与利,秦王会认为我喜欢江山!——这就是职场规则的内核:让别人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