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掘后无人保护 4000年古城现状堪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三座店水库工程的建设,这个距今约为3400~4000年的古文化遗址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洞子山杂乱无章
记者来到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村阴河左岸洞子山,目睹了这座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的现状。
洞子山——这座位于阴河岸边、承载着中华文明永恒记忆的小山丘,在三座店夏家店石城遗址没有发掘以前,默默无名。2005年下半年,为配合三座店水库工程的建设,考古部门在这里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将这座面积约9000平方米的神秘古城呈现在世人面前,洞子山这座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小山坡,一下子像4000年前那样热闹起来,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沿着111国道,驱车出赤峰市区向西北约40公里,在三座店村北侧,远远地就能见到一座平缓的小山,山下是正在建设中的三座店水库工程工地和三座店水库管理部门的两座现代化办公楼。
站在山下向西北眺望,洞子山南侧山坡上那经历了千百年风雨的古城就像一堆杂乱无章的石头,一条新开出的工程道路由山下直通半山腰西侧崖壁,电线杆和电缆铁架爬上了山顶,显得格外醒目。沿着这条工程道路,记者向山上走去。沿途看到,从山腰上修建下来的一条巨大的管道,将洞子山南坡下半部分一分为二。
据一位当地村民介绍,三座店水库工程开工以后,就在洞子山南坡上开通了这条工程道路,施工车辆每天都从这里通过,加上管道的挖掘和山顶上大坝的建设,让经历了几千年风雨的石头古城难以承受。
千年古城墙体出现坍塌
记者注意到,洞子山南坡紧贴着工程道路的是一道将古城遗址围在当中的铁丝网,由于挖掘道路的时候,挖掘机过于接近遗址,有的铁丝网的护桩已经紧贴着挖掘机挖过的深坑边缘。可能是长久没人管理的缘故,铁丝网的许多地方已经露出了大洞,失去了保护的基本功能,成为人们往来山顶工地和山下的通道口。
穿过铁丝网的一处大洞,记者进入了神秘的千年古城。沿着山坡,一座座圆形石头建筑基础看似无序地散落在这里,有的房屋遗址呈现出大圈石头基础套着小圈石头基础的样子,就像今天的房屋分里外间;有的是圆圈石头基础外面半围着一堵石墙,又像今天房屋外面的走廊。在各个散落在山坡上的遗址之间,又通过石头街道连接在一起,相互连接,四通八达。有的石头墙体遗址经过几千年风雨,竟然还有1米多高,让人叹为观止。
据有关考古资料记载,整个遗址分为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的发掘面积约7500平方米,小城面积约1585平方米。有圆圈的65座、窖坑49座、夏家店上层文化积石台16座、不同时期的墓葬10座,还有岩画、石墙和积石台等。考古挖掘的时候,共清理出院落20余处,基本由单、双圈建筑基址及窑坑、石墙等设施构成。
走在大城南、北走向的主干道上,记者看到,由于堆砌墙体的石头是用泥土粘结的,挖掘出来以后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坍塌的迹象。在古石城遗址的每个“房屋”和“院落”里,都长满了杂草,塑料袋等生活垃圾遍地都是。越接近山顶,记者越能感到脚下的颤动和剧烈的轰鸣声,登上山顶才发现,水库大坝已经建设到了遗址的西侧。由于施工开凿,山顶西侧形成了一个断崖,很多遗址建筑用石头堆砌在断崖边,一台巨大的挖掘机正在遗址边繁忙地施工。
站在山顶,向南能够俯瞰整个遗址的全貌,一圈圈的圆形建筑、一条条弯弯曲曲的街道,如同众星捧月一样由山下向山顶围拢。也许这里就是古城的中心,当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聚集在这里,欢庆丰收,祈求上苍保佑平安。
文物管理所:经费和人手不够
2007年,当赤峰三座店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遗址经过近两年的挖掘,将一个古人类文明奇迹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世界为之震惊。
2008年5月19日,国家文物局曾经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上报的《关于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石城遗址保护规划立项的请示》作过批复,批复上说,三座店夏家店石城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应加强保护并做好“四有”等基础工作,为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建议自治区文物局指导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具有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和专业考古研究机构,在进一步加强考古研究和开展各项评估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好三座店夏家店石城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妥善处理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确保遗址安全。
赤峰市文物管理所的李术学所长表示,他知道三座店夏家店石城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但由于经费和人手的限制,很难对该遗址实施有效的保护。目前,那里的状况有所好转,前两年建设高峰的时候,遗址的保护形势更加严峻,施工占用遗址土地,施工人员践踏遗址,甚至使用遗址石头当做工程用料等情况时有发生。不过他们近期会到遗址实地考察,加强对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