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专家窦树军成功的支点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那么,窦树军从普通士兵成长为全军知名的“探伤专家”的“支点”是什么?窦树军的成长之路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笔者采访了空军装备部外场部部长刘千里。
记者:窦树军入伍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到如今成为探伤领域的“兵专家”,据您了解,他是怎样做到的?
刘部长:窦树军走到今天,取得这么多成绩,享有这么多荣誉是必然的。因为,他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爱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并无过人天赋的窦树军,之所以能够熟练掌握多门技能,正是因为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洒下了无数勤奋耕耘的汗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觉学习,使他终有所成,不仅在军内专业刊物发表维护体会文章10余篇,熟练掌握近十种先进探伤技术,还先后拿到了《国家航空维修检测从业资格证》等3个证书。
实践是增加知识、强化技能的保证。窦树军学习的目的性很强,不死读书、读死书,坚持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他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时常带个“问题本”,工作中遇到难题时随时记下来,不弄清楚绝不罢休,凭着这股劲头,他创造性地解决了探伤领域的许多难题。
记者:探伤工作非常辛苦,战友对窦树军的评价之一就是能吃苦,您如何看待这种精神?
刘部长:探伤是一个苦活、累活,枯燥单调。这其中的苦和累,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首先是累。探伤工作的强度很大,每架飞机进厂定检,都要对起落架、轮轴、涡轮叶片和压缩器叶片等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同时,还要参加外场保障,两边连轴转。飞行前,要为参训飞机做例行检查。飞行中,要进场待命,随时准备工作。飞行结束,又要连夜加班探伤,准备第二天的飞行。累计下来,他每天在场时间10余个小时。
如果说工作强度大,只是身体上的劳累,那么工作环境的苦,更需要窦树军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忍耐。夏天,趴在排气装置里,就像趴在蒸炉上。晚上工作灯一开,蚊子成群而至,狭窄的管道里,不能拍打,只能强忍着。冬天零下30多摄氏度,也得脱下皮服,钻进寒气刺骨的金属管道,冻得浑身哆嗦。做完检测,就得赶快爬出来,裹上皮服,跑上几圈,热热身子,再钻入下一架飞机。窦树军长期爬卧冰凉的飞机进气道,长年累月用一个姿势工作,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风湿病和腰肌劳损,发作时折磨得他整晚都难以入睡。
除了这些,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单调、枯燥和乏味。窦树军经常是一个人工作几个小时,没有人和他说话,每天要在直径不足60厘米的进气道和喷管内,机械式地重复着一个动作。遇到飞行旺季,每天平均参训飞机近15架,窦树军需要探伤发动机近30台,爬进爬出近60次,要对着发动机叶片,重复同一个动作3000次以上。
但在窦树军眼里,吃苦和得到幸福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吃苦,也就没有了幸福的来源。
记者:作为一名探伤师,窦树军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多创新性的成果,您认为他的这种创新精神来源于哪里?意义又是什么?
刘部长:窦树军先后探索总结出“先涡流、后渗透、再超声”三步定位等4种新型探伤方法,使飞机探伤精准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设计提出的某型战机军械挂梁改进方案,解决了因集中受力折断挂梁而导致机载武器掉落的问题;他革新的探伤仪器探头,既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又延长了探头寿命,全师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上万元;改装的某型探伤仪防噪音系统,破解了故障信号听不准的技术难题。
窦树军在创新成果上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一个问题:创新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专家学者等某个群体的专利。实践证明,部队建设中的许多创新成果,就源于基层的火热实践,发端于青年官兵的首创,小兵也能干大事。
不管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如果青年官兵人人都置身于基层实践创新之中,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即使没有具体的发明创造成果,也可以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