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2日
星期
国际博物馆文化宣传日期间,记者走访多家博物馆发现,免费一年带来的火爆背后也有尴尬——

年轻人为何“旷课”博物馆

本报记者 雷宇 实习生 李丹丹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22    [打印] [关闭]

    5月18日是第33个国际博物馆日。在博物馆日活动的主会场,近70家博物馆摆成了两条长廊,场内人头攒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大三学生木嘎正在自己学校博物馆展台前散发着调查表。

    发出去上百张调查表后,小伙子渐渐有了疑惑:“怎么都是老爷爷老奶奶,二三十岁的一个也没见着?”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博物馆发现,一方面博物馆免费一年间参观人数呈现爆棚景象,而另一方面,参观者中年轻人却相对较少。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在博物馆度过闲暇时光?

    年轻人进博物馆只是“到此一游”

    5月18日上午9时30分,在一阵悠扬悦耳的古乐演奏声中,“魅力博物馆、人文北京城”系列活动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拉开帷幕。“我看博物馆”摄影大赛、公益鉴定、讲座,“博物馆寻宝游”,为期一周的主题活动从这一天开始在北京市各区展开。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一队北京育才学校组织的小学生,博物馆就是老人和孩子的天下,高中生、青年人则未见身影。最大的参观群体“旷课”了。

    首都博物馆志愿者杨祥云,这位做了整整两年志愿者的老人此前是河北一家大型公司的监事会主席。在他看来,博物馆免费这一年多,青年人来的数量的确不少,但主要是学校以组团的形式,10个人中有7个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文物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却没人深究。

    杨祥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往往看到有人愿意认真看两眼的时候,主动凑上去,得到的答复是“赶时间,看看就行,我不需要详细了解。”

    “其实就是一排瓷器,我能讲上半个小时。但很多人的参观就是为了‘到此一游’,证明我来过就行了。”

    博物馆研究人员也有类似的感受。

    上海博物馆从2007年“文化遗产日”开始向社会公开招募“博物馆之友”,一直有2000多名稳定会员。不过上博教育部主任郭青生介绍,这些会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会员还不到20%,往往外出考察时,总是两鬓斑白的老年会员唱主角。

    “现在的情况是,不少青年人宁可去参加各种选秀活动,也不愿来博物馆看一看。”郭青生说。据悉,“博物馆之友”一年的会费也只要200元,会员不仅可以免费参观上博展览,还能听专家权威的讲座,极具吸引力。

    博物馆就是斗不过欢乐谷?

    “这个叫氲散,就像是墨汁滴到宣纸上散开来的感觉。”在首都博物馆元青花的展区,李青听着杨祥云的讲解,感觉眼前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李青是北京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校的历史协会这周举行活动,同学顺便拉上了她。

    “我对青花的了解,还是因为周杰伦的那首《青花瓷》。”刚进入展区,李青甚至有些失望,“看着一个个盘子、瓶子实在不知道有什么特别之处。比方文山的词写得差远了。”直到杨老师提醒让她看一个青花盘子边儿上的花色,告诉她那叫“氲散”,并告诉她这是用了什么样的原料,经过了怎样的加工才制成以后,她开始来了精神。

    “我当时一下子就被这个词给打动了。”李青在杨老师身边足足站了半个小时,青花名字的来源,什么叫釉上彩,什么叫釉下彩……“原本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瓷器,一被讲解突然焕发了光芒。”

    “不了解”是很多青年人逃避博物馆的一大理由,而事实没这么简单。

    “如果你周末有同学来想一起放松休息下,你会选择去欢乐谷还是去博物馆呢?”

    “我想95%以上的人会选择去欢乐谷!”木嘎自问自答,显得有些激动。

    木嘎是学校博物馆的志愿者,长期的工作中他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有着相同的理由:欢乐谷刺激、运动、娱乐化,很 high。而博物馆呢?宁波大学学生小俞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是“沧桑沉重”。“太枯燥了,没意思。”小俞说,博物馆展品长期不换,去过一次,就可以长时间不去了。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张融则表示自己不喜欢博物馆里的空气和氛围,有些庄重肃穆,高高在上,让人亲近不得,“每次去都感到有些沉重。”

    在深圳上班的刘金涛从重庆大学国贸专业毕业一年了,周末也经常有同学聚会,一起打网络游戏,爬爬山、踢场球,业余生活很丰富,可一次都没有去过深圳的博物馆,“连在哪里都不知道!”“感觉博物馆离我们太遥远了,自己完全是一个无关的局外人。”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更多的人给出的理由是,“博物馆?有空还是想去看看,但计划一大串,排到这里就没时间了!”

    为什么博物馆在年轻人的生活里就排不上号呢?在学习民族文化的木嘎看来,在时尚新潮、信息化、数字化生活的影响下,现在年轻人的审美情趣、阅读倾向、文化品位也在逐渐向新颖活泼、形象生动、好玩有趣靠拢。

    去过几十家博物馆的木嘎同时也发现,很多地方的博物馆还停留在“实物展览”阶段,缺乏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缺乏妙趣横生的个性化展示,缺乏寓教于乐的文物修复间、陶艺中心,缺乏观众和文物文化的互动。很多情况下,博物馆仅仅是一个“文物集中参观地”,年轻人会觉得趣味性不强,面孔呆板。“其实我如果不是研究这个领域,也许我周末也不会去看这些的。”

    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应是第一位的

    “中国的博物馆正面临转型”,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郭青生刚结束对美国博物馆的考察回国,颇有感触。长期以来,国内的博物馆更多的讲究研究性、学术性,并以此自豪。而在国外,“教育的作用才是第一位的”。

    “博物馆过去追求的是精英文化,现在要推行大众文化,博物馆不能再一味地只是封闭式的自娱自乐,要多‘走出去’,走进社区和学校,去贴近青少年,引导青少年。归根到底,博物馆免费开放只是增进了解的手段,博物馆应该“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根据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展览和讲词,这是给博物馆人提出的一大新课题。”

    资料显示,“台北故宫”就是博物馆创新的成功范例。正是在该博物馆的书法作品里,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获得了舞蹈创作的灵感;歌星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的灵感也同样来自该博物馆的文物。在台北,一个人从幼儿园至成年,要去该博物院多次。

    不过,引导年轻人进入博物馆的努力正在我们身边逐步展开。

    学生到博物馆上课。在北京市65中,学校打破长期以来美术课单纯依靠书本和老师讲述的沉闷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艺术课走进了市内博物场馆。

    志愿者和博物馆相结合。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探索出新思路,“给你熟悉的人做讲解,给博物馆做资料整理,在成就感和自我实现中,对于博物馆里的文化也多了几分熟稔和亲切。”一位老师介绍,每年博物馆志愿者招新的帖子贴出来,馆门口报名的学生都会很快排成长长的队伍。

    让年轻人参与互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故宫博物院在箭亭广场设置观众动手参与活动区,游客可亲自参与画龙袍,彩绘皇帝、皇后石膏模型,绘制青花瓷盘,串制朝珠等活动,观众有机会在动手参与中了解传统文化,体验博物馆的乐趣,将博物馆文化带回家。

    照片:5月18日上午,在首都博物馆日活动的主会场——北京市古代建筑博物馆,近70家博物馆摆成了两条长廊,放眼望去,参观者中多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本报记者 雷宇摄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