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5日
星期

一位老红军的“书剑人生”

——记北京军区离休干部杨德千(上)
本报记者 李雪红 通讯员 杨鸿 赵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25    [打印] [关闭]
    5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北京八大处脚下一座静谧的小院。

    进屋,简陋的陈设让人恍然回到上世纪80年代。和一般家里最为不同的是,这个小院的屋里,不论是客厅、书房、卧室,还是过道,全是书法作品。仔细一看,作品内容绝大多数是党的创新理论摘要。再看看书桌上、茶几上、沙发扶手上、床上那些《邓小平理论》、《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理论读本》、《十七大报告读本》等,以及当日各种报纸,你会感觉到,这个小院与时代是如此同步。

    这个小院的主人叫杨德千,在他的屋里,有书报的地方总有一个放大镜,因为他已经94岁了。

    杨德千,北京军区装备部干休所副军职离休干部,山西省清徐县人,1915年2月出生,1936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0月离休。他参加过百团大战、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等,1944年8月被晋绥军区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一天不学理论不行!”

    4月20日上午,北京军区总医院老干部病房楼。护士长何冰娟轻轻推开病房门,只见杨德千左手拿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右手拿着放大镜,正躺在病床上费力地阅读。

    “老首长,住院期间您要多休息,病好了再看书。”何护士长已记不清多少次这样劝他。

    “我可以少吃一顿饭、少睡一会儿觉,但一天不学理论不行!”杨德千也不止一次地这样回答。对于理论的作用,他有切身的体会。

    杨德千在太原第一中学求学时,“九一八”事变爆发。怀着“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满腔热忱,他报名参加了薄一波领导的太原军政训练班“青年抗日决死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并很快加入党组织,成长为一名干部。

    1938年3月11日,担任新军决死二纵队四团三连指导员的杨德千,奉命带领部队前往山西中部执行破袭同蒲铁路、阻碍日军增兵山东台儿庄的任务。7天后,杨德千返回部队驻地时,发现在后方留守的连队司务长任凡发展了20多个老百姓当游击队员,并将连队的军服、留守病号的枪支发给他们使用。

    “随便让人进革命队伍,还乱动枪支,这还了得?”连队许多人认为任凡违反党和军队的纪律,要求处分他。连队的处理意见很快上报到纵队。纵队司令员韩钧听说后,不仅没同意处分任凡,还对他的行为给予表扬,并说要想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必须放手发展一切抗日的力量,任凡的做法符合中央“积极壮大革命武装”的精神。

    这件事使杨德千深刻认识到,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就把握不住革命的方向。从那一刻起,杨德千就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做一名清醒坚定的革命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不少人对时局感到迷茫,杨德千所在纵队中出现了“速胜论”和“失败论”两种错误思想。为统一官兵思想,纵队领导决定组织全体官兵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当时全纵队只有1本《论持久战》。教导员借来书后,杨德千主动请缨,和另外几名有文化的战友将书分成几部分,点着油灯,趴在石头上,一直抄到天亮。在抄写过程中,杨德千深受书中思想光芒鼓舞,看到了革命的光明前景。他结合部队集中教育,主动向战友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有力反驳了“速胜论”、“失败论”,连队官兵的急躁情绪、悲观情绪一扫而光,部队士气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

    革命理论对于革命行动是如此重要。从此,杨德千养成了自觉学习理论的习惯。从党的七大到十七大,他先后研读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理论书籍100多册,做理论学习笔记40多本,撰写心得体会40多万字。

    “政治生命是本”

    1982年10月,杨德千离休了,家人为他制订了出行旅游和养生计划,但被他一一否决。杨德千心里惦记的、手里拿的、床头放的,依旧是一本本理论书籍。

    看到他每天伏案学习很辛苦,身边人员心疼他说:“杨老,你为革命工作了一辈子,现在离休了,应该好好享受,还这么劳神干吗!”有的老干部也不解地问:“你已经不在领导岗位上了,学理论还有啥用?”

    杨德千坚定地说:“一个共产党员既有生理生命,又有政治生命,政治生命是本。老同志要保持活力,首先思想上不能生锈。老同志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加强政治学习,经常听听党的声音,始终紧贴党的创新理论。”他在理论学习上给自己提出了“三个天天有”:天天有个小目标、天天有个小希望、天天有点小进步。为加强学习,杨德千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订了多种报刊,购买了100多册涉及党在不同时期重大理论政策的书籍。

    2006年8月某日,杨德千安装心脏起博器刚出院,得知干休所正在组织科学发展观学习,在家里坐了不到5分钟,就急着要去听课。工作人员劝他:“您身体还很虚弱,天又这么热,别去了。”杨德千坚持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很重要,只要能动我就得参加学习。”大家拗不过他,扶他来到学习室。杨德千硬撑着听了不到半小时,就晕倒在椅子上。经过紧急抢救,杨德千苏醒过来,坚持说:“没事,我们继续听课吧。”在所领导和医护人员的百般劝说下,他才回家。第二天,他专门借来辅导光盘,和另外一名缺课的老同志一起看完了全部内容。

    十七大召开前夕,杨德千腿部受伤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他坚持收看了十七大开幕式、闭幕式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的实况直播。收看后还觉得不解渴,他便让工作人员找来一张小桌子放在病床上,腿上打着石膏,一边接受治疗,一边逐章逐段地学习报纸上刊登的十七大报告内容,每学完一章,就写一篇心得。住院一个月,他写了6篇学习体会。为记住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他自制了一本“口袋书”,把重要内容一一记在上面,用红笔标注清楚,不时拿出来翻看。

    近年来,由于年事增高,杨德千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逐渐增多,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学习5个小时以上。年老眼花,他就买来放大镜;听力下降,他就戴上助听器看新闻、听报告;生病住院耽误了听课,他就让工作人员借来材料朗读,病愈后及时补记笔记;为了克服记忆力衰退带来的不便,他还常和公务员、司机比着学、比着背,相互提问。逢年过节,杨德千家里都会来许多人,为避免过多干扰,他特意把节日学习计划张贴在醒目位置。

    干休所政委张贤良告诉记者:“由于坚持学习,杨老思路清晰,对党的创新理论理解准确,新思想、新论断、新观点经常能脱口而出。”

    “你上到什么时候,我就资助到什么时候”

    2008年9月,杨德千收到一封来自华北科技学院的信:“敬爱的红军爷爷,我考上大学了。我们没有见过面,可您却用慈善的爱心,为我们源源不断地送来深切关怀和丝丝牵挂,不仅帮我这个山村姑娘圆了梦,而且谆谆教诲我如何做人。我会把您给予我的这份爱继续传下去,将来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写信的女孩叫樊旭芳,山西省兴县山头村人。5月16日,记者在杨老家里见到了小樊。她告诉记者,当年她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因父亲身患重病,家里欠下几万元的债,面临失学的困境。当她听说杨德千多年捐助县里希望工程的消息时,抱着一线希望向他写信求助,杨德千很快给她寄去了500元,并回信鼓励她“安心上学,用功读书,你上到什么时候,我就资助到什么时候”。时至今日,杨老依然每年资助小樊1500元。

    樊旭芳是杨德千资助的36名学生中的一个。1990年,国家启动希望工程,杨老找到北京青年教育资助基金会,选择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山西吕梁地区的贫困学生作为资助对象,并建立长期资助关系。在他的影响下,孙子和孙女也分别与两名小学生和初中生结成了帮学对子。

    在资助失学学生中,杨老并不是给钱了事,而是把思想教育融入捐资助学之中,用党的创新理论潜移默化影响和造就下一代。每次捐款、写信前,杨老都要详细了解、认真分析受助学生的家庭环境、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然后按照不同标准进行捐助,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激励。

    1990年至今,杨德千共资助贫困学生10多万元,写鼓励信数百封。他家里存着一箱箱的学生来信,所有学生都不止一次在来信中提到,杨爷爷的经济资助让他们完成了学业,杨爷爷的开导让他们受益终生。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