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障房绿色环保
胡安东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投资清单显示,保障性住房共在此次刺激经济计划中分得4000亿元。在备受关注的4万亿元一揽子投资里,每100块钱就有10块钱的“公共住房补贴”被那些无房户、缺房户分享。对低收入人群,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公益性国民投资计划。
但那些未来将要分到低收入人群手中的保障房除了价廉外,是不是还应用了足够多的节能环保举措?这是一个考验政府能否将经济刺激计划、节能环保战略与公益性国民投资计划黏合在一起的深层命题。
4万亿元计划里有很多投资项目是交汇和重合的。如绿色建筑需要绿色材料,节能水系工程也与住宅建设有关,而今天大力提倡的太阳能、风能及农村沼气推广在低配置住宅中就更有用武之地了。如果政府在分配一揽子投资计划里,就能将这些与“绿”有关的综合因素考虑进去,那既能拉长住宅的产业链,又能应用和推广更多的节能新型材料,最终让低收入人群也分享到最新的绿色成果。
在保障性住房的投资中,有相当部分由中央预算、中央政府性基金、中央财政承担。如果中央财政不带头、不示范绿色保障房,地方财政预算、地方政府债券、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就不可能主动跟进。毕竟建造绿色保障房是一笔微利甚至是无利的民生性投资。
眼下,推进节能环保技术产业化正遇到高成本的“瓶颈”。如果政府此次能以保障性住房为突破口,在规划、设计、建设、装修阶段就引入循环的绿色导则,强制性地要求项目单位盖出一批“物美价廉材绿”的住宅,显然要比出台一些行政、赋税政策更见效。
此外,除了一些约束性条款,让开发商、建筑商主动去盖绿色保障房也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在一些没有利润的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改造中,就更需要政府出面主导——建造大面积的绿色保障房只有政府可为,也只有政府能为。
截止4月底,已建成21.4万套保障性住房,65万套保障性住房尚待开工建设。希望“绿色命题”能逐步在这些项目中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