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星期
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奖项花落各家

很多学生的创意 我们都想象不到

本报记者 陶涛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27    [打印] [关闭]

    

    5月26日,获奖同学登台领奖。

    本报记者 赵青摄

    “虽然没有获得一等奖,但我觉得没有遗憾,能够通过层层预赛,最终来到北京参加决赛,我已经感到非常高兴了。我把这次北京之行当成一次很好的锻炼和学习机会,也可以趁机和其他学校的同学加强交流。”来自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参赛选手濮龙宸同学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5月24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建行“e路通”杯第二届(2008-2009)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决赛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赛,并于26日上午举行了颁奖典礼。此次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建设银行主协办,中国制造网、淘宝网、买麦网、和讯网和酷六网等网站纷纷参与其中。经过为期两天的角逐,来自天津大学的丝绸之路团队、西安邮电学院的Tinggroup团队、中央财经大学的E枝独秀团队、西南民族大学的E@上善若水团队和潍坊学院的E路Bravo团队等5支团队获得了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

    本次大赛是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的一类赛事,是工信部“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的重要构成,得到了工信部的指导。

    能够从200多支队伍中胜出,获得大赛一等奖,来自中央财经大学E枝独秀团队的李买山还沉浸在喜悦中,他向记者表示:“我们参赛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才能保证我们未来的就业或创业之路走得更好。”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高新民表示,中国互联网协会在成功举办两届大赛的基础上,在本届颁奖典礼上还启动了互联网应用实训促就业工程,这项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互联网为高校搭建与企业沟通、进行远程实践教学与大学实习实践的平台,进一步总结互联网的应用,探索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应用,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要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达到实战的要求,因此把企业元素融入大赛中是必不可少的。从去年11月大赛启动以来,在历时7个月的比赛中,来自全国2000多所院校近10万名学生参与了大赛。大赛创造性地把真实企业的商务问题作为大赛的竞赛项目,由参赛的大学生基于网络工具的应用学习,通过对市场进行研究分析,与企业进行专门沟通,提出了基于对网络应用的商务解决方案,并予以实践实施,以促进对企业商务运作的了解和网络商务能力的提升。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熊四皓副局长表示,“我相信,同学们在大赛中不仅提升了学习网络、了解网络的热情,也提升了同学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大赛也促进了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企业教官的参与让创业大赛变得更精彩了,我们觉得中国建设银行提供的支持也非常专业,使得我们的创业计划有了具体的实施平台。”夏之梦果团队的吴婷婷说。

    与第一届大赛相比,第二届大赛出现了更多有创意、有实际效果的参赛作品。这次大赛,在农村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与区域经济、地方文化等相结合的内容,成为选题的重点。在决赛期间,全程担任评委的中国人民大学方美琪教授坦言,“很多学生的创意,我们都想象不到,但是他们都做出来了。有些事情虽然不见得特别大,但是我觉得挺有意思。天津大学那个电子银行,并没有细讲他的方案,对于有技术的人来说,他有了想法,坚持做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我们的项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没有拿到一等奖很遗憾。也许明年大四的我就不能参赛了,但我会指导我的学弟、学妹们,相信他们会弥补我的遗憾。”获得网络创业主题赛二等奖的“纪念品团队”队长党璐对记者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