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8日
星期

缺乏关爱才会博取重视
调整尺度以免侵犯他人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王峻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28    [打印] [关闭]
    在生存的道路上,人至少部分地是在跟自己的同类竞争中存活下来的,竞争意识已经是人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强者才会有更多活下去的机会。邀功便是一种竞争手段。此手段是否正确,那是道德和法律应该涉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只就其背后的心理进行分析。

    伟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给我们揭示出:爱是人类共同的基本需要,这个爱不仅仅是狭义上的男女之爱,而且是泛指被认可、被接纳的感觉。不仅要求他人爱自己,还要自己爱上自己,即自恋。

    邀功其实就是“邀认可、邀关爱”。

    认可和关爱从来就是被争取的目标。如下情形很常见:

    几个幼儿同处一室,同时分享师长之爱。年长者可恃力大,年幼者可借乖巧,男孩可凭勇敢,女孩则可发挥耐性与柔和。总之,孩子们之间也是小社会,在博取他认为重要人物的关注、赞赏和爱的历程里,各自发展出自己的生存技能,相互博弈。当然,由于机会的非均等性,尤其是当从父母那里体验到厚此薄彼时,人性之恶的一面也会被激惹起来,如暗藏攻击、嫉妒等,令大人也叹息无奈,有时不得不动用“家教”伺候。

    成年人的世界实质上与儿时一样。进入职场后,单位领导可以说是每一个下属的重要他人,重要到好比自己的父母,他的评价几乎决定了自己每一天的快乐程度。因此,获取领导的认可和关注成了职场关键。可是,领导的关注和爱是需要与各位同仁分享,要想多得,需要想点儿辙,邀功便是手段之一。

    可明着邀功容易被认为是狭隘、自私,谁都不愿意接受自己被如此看待,所以要讲“技巧”,最好能做到无痕。所以,讲究点儿邀功的“艺术”,可以理解。

    不过,过度邀功背后隐藏着较深的自恋。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自恋,即自己爱上自己,只要“利己不损人”。但是,如果不择手段、攫取他人利益、要求过度赞美时,此“邀功”就有些值得注意了,很可能是一种病理性自恋。当事人会感到内心有股抗拒不了的驱动力,令自己欲罢不能。

    每每有孩子为了博取关注和爱护而略施小计,往往会引得大人津津乐道,被认为是妙趣和聪明。然而,如果哪个孩子为此而技巧娴熟时,我心则会隐隐作痛、充满怜惜,他的生存环境必是充满艰辛,要不怎么会早早地告别童真,而生出那么多费尽心机的技巧来!

    换言之,也许一个人博取爱和关注的技巧越高超,越证明其幼小时代得到爱之困难,如果得到的是负数,那他就可能更要“处心积虑”地去抢,去夺,从而历练出特有的本领。

    职场里的过度邀功,很可能是由于内心严重缺失认可和爱。既然缺乏来自他人的爱,那么他只好“顾影自怜”,遂对自己工作中的“好”非常敏感,会夸大这个“好”,甚至会无视或蔑视他人的贡献,而对这一切自己好像又无觉察。

    如此说来,某些人精于邀功之道,且往往毫无愧色地将他人的功劳据为己有的做法,也许就不那么令人费解了。

    他人无论怎么邀功,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作为旁观者的你为什么会如此不屑,甚至愤怒呢?尤其是在他并没有妨碍你的利益的时候。

    可能的原因有:社会发展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当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和执著的信念,已经被“酒香也怕巷子深”所冲击,有点儿不知所措了;当“埋头苦干”的美德遇到“抬头苦干”的提醒时,有些彷徨了;尤其是身边的人只争朝夕的猛势,令自己感到了不适应甚至威胁,并本能地进行防卫—反感、愤怒,或者反过来责备自己不够有能力。总之,一切烦恼可能都源于内心的观念冲突,或者是自己的“超我”(代表老师、家长、或社会声音)在叉腰谴责。

    如果自己觉得应该得到奖赏,你尽可去邀功,不管结果如何,那是你对自己正常需要的尊重;然而,如果邀功过度、反次为主,甚至攫取他人的功劳,而且这样的事屡屡发生而不自觉,就可能是病理性自恋,需要调整了。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