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黄盘”等于生产精神毒品
低俗音像制品是精神毒品
一段时间以来,音像制品低俗之风严重。一些音像出版、复制单位打着人体艺术、性教育等幌子,违规或非法出版、复制从封面、包装到内容都存在低俗、淫秽色情问题的音像制品,严重污染社会文化环境,败坏了出版行业的形象。
“淫秽、色情、凶杀、暴力这些不健康低俗的音像作品是精神的毒品,是文化的垃圾,容易引发犯罪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对青少年的危害最大!”教师代表、北京二中副校长许柬发言说。
座谈会上,多名来自教育界的专家指出,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没有辨别是非的理性和能力,对低俗作品很容易去崇拜和模仿,发展下去就有引发犯罪的极大可能。
发言中,北京二中高一学生朱逢凯说:“低俗音像制品对青少年有百害而无一利,看了暴力和色情,让人心思很混乱。”
4月12日起,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开展清缴整治低俗音像制品专项行动,追根溯源、彻查严处一批违法违规低俗光盘出版、发行、复制单位。目前,全国共有10家音像出版发行“正规军”因参与“制黄”而被查处,其中6家单位已被吊销行政出版、经营许可证。
让高质量音像制品占领文化阵地
“要将精神食品的安全,看得和食品安全一样重要!”中国教育电视台播音指导闻闸的发言,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赞同。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严格整治市场,绝不能让低俗之风戕害孩子,还社会清新的文化空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玲回忆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中外音像制品,包括《小船长》、《巴黎圣母院》、《青年近卫军》、《乡村女教师》、《卓雅和舒拉的故事》等。
“在坚决打击低俗淫秽音像制品的同时,社会各方面又该制作出什么样的音像制品来占领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阵地,奉献给青少年呢?”一位中学教师发言说,希望有关部门出版更多健康向上、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影视作品,把青少年吸引过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吴乾浩、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周建潮认为,不仅要打击低俗出版物,更要向青少年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产品。要让青少年自觉抵制低俗光盘,一批高质量的优秀音像制品不可或缺。
复制“黄盘”等于生产毒品
“少数音像复制单位,拿着国家颁发的经营执照,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的黄色光盘。一家音像复制单位,7个月内竟复制了400多万张黄色光盘,等于日夜在生产‘毒品’,危害可想而知。”全国“扫黄打非”办专职副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司司长李宝中在座谈会上说。
“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千秋大业。”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副组长、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说,在各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中,黄色的东西危害最大;在各种黄色东西中,“黄盘”危害最大;在制售“黄盘”的经营者中,合法的出版、复制、发行单位参与其中,危害最大。
据悉,目前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已经公布《第一批低俗音像制品的清缴目录(205种)》和《第二批低俗音像制品的清缴目录(217种)》,第三批清缴目录也即将公布。
“清缴低俗淫秽光盘、清除制黄售黄窝点,要从市场入手。”蒋建国表示,鼓励各界群众积极揭发、举报出版、发行、复制低俗淫秽光盘的窝点,线索一经查实,举报者将获奖励,举报大案要案的有功者将重奖。
本报北京5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