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阅读新体验:心理惊险激发人生“抗体”
最近,美国惊险小说大师R.L.斯坦带着他最新一批“鸡皮疙瘩系列丛书”来到中国。在“书香首图·阅读接力”童心对话名家系列讲堂上,面对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葛冰、葛竞父女的连连发问,亮出了自己取悦青少年读者的杀手锏:在能接受的范围里,让惊险给他们的阅读带去充分的自由和愉悦。
青少年读者为什么不爱阅读?这是很多家长一辈子都想不明白的问题。精美的画面,上好的纸张,用心良苦的构思,循循善诱的故事,为什么他们就是坐不下来?
有关部门曾对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成都等五城市少年儿童阅读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阅读的中小学生占90.8%,“不太喜欢”阅读的占7.9%,“不喜欢”阅读的仅占1.2%。
事实和我们想象的似乎不太一样。他们不是不愿读书,关键是读什么书。
“少儿读物太弱智了!”“不要老是以大人的口气来写书教育我们。”面对当前国内少儿文学创作或是说教味浓、强调教化作用,或是文学性太强而趣味性、想象力不足的现状,孩子们一再尖锐呼吁。
而对于“鸡皮疙瘩系列丛书”这类将传统幻想和惊险手法与当代科幻相结合,以情节结构奇特著称的少儿读物,孩子们表现出的却是奔赴麦当劳一样的喜悦和痴迷。他们用以下词语来描述自己喜欢的书:“有想象力”、“恐怖”、“惊险”、“集科普与幽默于一身”、“惊险科幻又有深刻意义”、“有趣”、“有神秘感”等。
不过,这些字眼儿在家长看来却是危机四伏。如今有一些在中小学生中流行的“神秘系列”“惊奇系列”“恐怖系列”的少儿图书,就让家长们一次又一次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一项统计证明:75.7%的父母希望孩子阅读的书籍是能够对孩子学习有帮助的,超过半数的父母喜欢让孩子读“百科全书”,而孩子最喜欢的“漫画”则被父母排在最后一位。与其说如今年产万余种的少儿图书目标读者是孩子,不如说它们“老围着学习转”的特质更合家长的口味。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把那些“安全系数”最高的“好书”搬回家,让自己的孩子填鸭一般安心享用。
而在这方面,斯坦和他的“鸡皮疙瘩系列丛书”让我们看到的却是典型的美国式教育模式——教给孩子磨砺心智,养成主动克服困难的能力。
励志,其实可以有另外一副面孔,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不相信孩子们有自己的判断力。时时处处替孩子做主,已经成了绝大多数中国父母的习惯,从上什么学,到读什么书。斯坦说,孩子是很聪明的,他们知道一本书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太过惊险了。基于这点,他写作的前提是充分相信孩子,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写作中坚持自己一贯的原则,即绝不在自己的作品中涉及性、毒品、暴力、离婚以及虐待儿童等现实生活中龌龊和令人沮丧的题材。
“心理上的‘惊险’也是一种体验,它可以给予我们胆识、睿智和想象力。”儿童文学评论家、作家金波说,少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磨砺过程,生活阅历中的挫折,情感体验中的悲喜,精神世界中的追求,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历程。大千世界,培养孩子“抗体”的最好方法,也许正是找机会让他们适当起起“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