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4日
星期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湖北黄陂:着力破解民生难题

本报记者 甘丽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04    [打印] [关闭]
    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刘佐铺湾,村民刘经汉拧开水龙头,清水哗哗地流出。他高兴地对记者说:“有了自来水,对身体健康有利,洗衣机也能用了。”

    今年,黄陂区的数十万名农民像刘经汉一样,告别了“直肠水”(未经净化的江水、河水、湖水、塘堰水等),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黄陂区坚持“开门搞活动,虚心求良策”,在明确全区发展主题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吃水脏、住房破等民生难题。

    “要进武汉,必过黄陂”。黄陂区区委书记袁堃说,黄陂是武汉市的远城区,正处于传统农业大区向新型城区转变的关键期。目前全区上下形成共识,确立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发展主题。全区将围绕现有产业及特色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武汉新港、天河机场、武汉北铁路编组站等引擎作用,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以贸带工、以工促贸,进而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都市农业、生态旅游业。

    在确定全区发展主题的基础上,黄陂区通过“万人问卷”、“千名网民对话”、“百组调研”等活动,公开征求收集近万条意见建议,对制约科学发展、影响民生改善的10大难题、34项具体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切实解决民生难题。

    “水在江中流,吃水天天愁。”黄陂区总人口113万人,但在过去,饮水不安全人口达88.49万人,部分地区人畜长期饮用“直肠水”。黄陂区决定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解决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改水工程总投资11.8亿元,实行南北分建。北部地区以乡镇实施为主体,采取集中供水为主,高位引流、打大口井为辅,工程覆盖北部9个街道(乡、镇),受益人口达49万人;南部地区与凯迪水务有限公司采取BOT合作方式,实行集中供水,管网实现全覆盖,受益人口达67.37万人。

    另外,黄陂区通过调查发现,农村部分特困群众长年居住土坯房等危房,却又无力改造自建,这样的群众共有2180户4547人。区政府投入1.1亿元,不让群众拿一分钱,实施危房改造,6月底他们将全部可以迁入新居。

    本报湖北黄陂6月3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