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雪赵宏博想为中国花滑长远发展尽点力
6月3日,申雪(左)与赵宏博在训练中交谈。本报记者 慈鑫摄
初夏正午12时,外面是摄氏30多度的高温,而中国花滑队训练馆里却弥漫着冬天的寒意。名为《慢慢》的音乐舒缓地在空荡荡的训练馆里响起,冰面上,一对双人滑选手随着音乐起舞——申雪/赵宏博富有力量且充满柔情的表演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再熟悉不过,但早在两年前,人们以为他们的名字已属于中国花滑运动的历史。
对于申雪/赵宏博来说,选择在退役两年后复出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年龄的增长已使自己的体能无法与巅峰时期相比,更何况这两年世界花滑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比如竞赛规则和裁判审美标准都有所变化。”赵宏博表示,“因此,无论怎样,我们走出复出这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勇气。”
几曲音乐之后,申雪脱去了外套,赵宏博上身也只剩了一件短袖T恤,两人额头布满汗珠,而一旁的教练还穿着厚厚的棉衣。
退役后的这两年,申雪/赵宏博因为时常参加花滑表演,身材还算保持得不错。不过,他们现在的身体素质、成套动作质量与冬奥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对他俩而言,追求冬奥会冠军无疑是促使他们复出的最大动力,但失败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我们复出就是为了实现心中多年的梦想——夺得冬奥会冠军。”赵宏博表示,“但并不是说非要拿冠军不可,我们早就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过程,我们享受的也正是这个过程。”
赵宏博已经36岁,申雪也31岁了。近20年的搭档,让两人早就可以收放自如地诠释花样滑冰的美妙,对花滑的领悟以及默契与经验无疑是他俩最大的资本,放眼当今世界双人滑项目,再没有第二对选手具有申/赵二人的资历。
在艺术表现力和裁判印象分举足轻重的花滑比赛上,申/赵二人从几天前正式表示复出开始,就已经成为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双人滑冠军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13时,申雪/赵宏博在训练一个半小时后走下冰场。他们虽然恢复训练已经1个多月,但赵宏博还是感觉体能有些跟不上。在今天的合乐训练中,赵宏博就多次出现因体力不支而无法串联起整套动作的状况。不过,多年的磨练早已造就申/赵二人宠辱不惊、冷静面对困难的心态,依照两人的计划,训练目标的达成将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在今年秋冬季节花滑赛季开始之前,他们还有半年的时间用来训练、磨合。
脱下冰刀、换下运动装的瞬间,赵宏博左脚跟上一条又深又粗的伤疤十分扎眼地露了出来。从脚跟一直延伸到到小腿肚的这条伤疤,是赵宏博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半年前,接受左脚跟腱缝合手术时留下的印记,它仿佛在述说着申雪/赵宏博多年花滑运动生涯的伤痛与欢乐。正是这丰富的人生经历让申雪、赵宏博在选择复出时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宽、更远。
“冬奥会冠军是我们的梦想,中国花滑运动能够长远发展更是我们的梦想。”赵宏博动情地表示,“因为觉得自己的身体还行、能力也还有,更因为国家队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在今年1月正式下定决心要重返赛场。这是我们参加冬奥会的最后一次机会,而中国花滑队还有很长的未来,我们真希望自己近20年在冰上的感悟,都能够毫不保留地传给中国花滑队的下一代,让中国花样滑冰运动长久发展下去。”
中国双人滑项目的崛起始于申雪/赵宏博,目前的中坚力量是申/赵的同门师弟妹庞清/佟健、张丹/张昊,中国双人滑确立世界强者地位已有10年,但近来高水平后备人才却寥寥无几。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任洪国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双人滑后备人才培养上其实抓得很紧,但能达到张丹/张昊这样高水平的后备人才目前确实还没有。”
任洪国表示,按年轻运动员的培养规律,新一代双人滑选手可能会在6年后才能涌现,那时已临近2014年索契冬奥会。
从目前来看,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是中国仅有的世界高水平双人滑运动员。为了备战2010年冬奥会,申雪/赵宏博的复出实际上也是为了增加中国选手夺取双人滑冠军的砝码。
申雪/赵宏博对于能否实现冬奥会冠军梦有着两手准备,但对中国双人滑未来的发展却始终抱有奉献个人力量的决心。“以我们的水平,我们并不希望自己的才能只是发挥在开办一家花滑业余俱乐部上,我们希望能为培养中国高水平年轻运动员尽一分力。”赵宏博表示,“说实话,我们现在对于物质生活已经很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追求、理想的追求。我们去参加冬奥会是为了实现理想,如果我们能培养出中国双人滑人才,那将是一件有意义且长久的事业。”
据任洪国介绍,申雪、赵宏博目前是中国花滑队的助理教练,未来,他们很有希望成为国家队教练员。届时,申雪、赵宏博为中国花滑运动尽力的心愿也将得以实现。
本报北京6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