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
星期

谁是那个倒立在天花板上跳舞的人

杨耕身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05    [打印] [关闭]
    南京一妇女突然摔倒后,却揪住上前搀扶她的人大叫:“就是你把我绊倒的!”这起类似当年彭宇案的事件,再一次引发了舆论的抱怨:见义勇为反遭恩将仇报,这让人以后怎么还敢做好人?对此,《中国青年报》刊文指出,这其实是一种道德撒娇。真正有道德信仰和坚守道德原则的人,绝不会因为别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自己的原则,绝不会把“有人好心没好报”当成自己不做好人的借口。文章指出,真正的道德信仰者,也不会过分将回报放到眼中。那样的话,道德就成了一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的功利计算,而不是良心的信仰。

    我很怀疑,文章所说的“真正的道德信仰者”,便是人们传说当中的圣人或神了,反正非人。因为作为一个常人,总是难免有一些利益计较,左右权衡,趋利避害的。这大概正是斯密所称的“理性经济人”特质。基于自由经济对道德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强调在斯密的有关利己的《国富论》之外,其实还有一本有关利他的《道德情操论》。但这种强调并不能否认,《道德情操论》的美好之外,仍然有《国富论》的本能在。

    道德不可能以反人性的方式获得普及。若说“真正的道德信仰者”不会过分将回报放到眼中,是一种自在的行为选择,但这并不表明,道德必须与回报天然对立。道德并不排斥回报,一个社会恰恰是在一些美德与善行的付出或回报中获得进步的。当然,不求回报未尝不是一种自在的行为选择,并不有悖人性。但是,当道德行为的实施可能带来非理性后果,甚至给自己带来伤害之时,就已经不再是要不要正当回报的问题了。这个时候还要求“不因别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而改变”,若非反人性者,那就必然是被打了左脸还要将右脸送上去的圣人。

    我并不准备对一切圣人表示亵渎,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古语总是拂之难去;我也愿意相信世上有一种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是我更深信张远山先生在《反道德的道德高标》一文中所写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绝对道德高标,使当代中国人的道德水准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最彻底的滑坡,几乎滑到了中华民族最近两千年历史中的最低点,以至在这一口号停止使用的20年之后,还无法恢复到文明社会的正常水平。他深刻地指出,道德的目的并不是要任何人去做损己利人的重大牺牲,而是乐于做无损于己但却有利于人的好事。

    道德并非不需要前提。“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正是道德的前提与结果。同时,康德也说过,道德的前提是人有自由意志。因此,人们有权从一些现实的体验中获得对道德的思考与解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重大的社会丑闻将对社会道德构成威胁”的原因。同时也意味着,当一个社会整体道德处于下行之际,我们要做的似乎不应是要求人们去成为一个“真正的道德信仰者”,以挽救道德之溃败。在道德形成机制中,总是先有社会层面的塌陷,才会有道德的礼崩乐坏。若总是不肯从社会着眼着力,那么道德的叫嚣终究底气不足。

    曾经有人感叹,“古代中国人,是一个倒立在天花板上跳舞的奇怪民族。”那么今天,谁还在执意成为这样的人?无视社会层面的溃败,却片面且过度提倡“真正道德信仰”,终究只能使道德变成为一只大棒,在一顿乱舞中制造一种杀气腾腾的非理性时代场景。让道德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卑之无甚高论”的东西,而不是胁迫与绑架。否则,我们只会失去对人之为人的基本常识,失去对道德形成机制的基本认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