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
星期

手机实名制,通信部门准备好了吗?

温国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05    [打印] [关闭]
    实名制就实名制吧,我没意见,更何况是打着遏制“信骚扰”、“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旗号,作为受害者,我们似乎只能是乐见其成,没有理由反对。但是,面对涉及亿万手机用户切身利益的实名制,通信部门准备好了吗?

    我想知道,即使实行了手机实名制,即使通信部门甚至我们普通用户,知道了那些动不动就发过来的垃圾短信出自何人之手,能真正有效地杜绝垃圾短信对我们的轰炸吗?似乎很困难。短信带来的收益已经将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严严实实地绑在了垃圾短信的战车上,某些人享受着“信骚扰”的快感,运营商分享着垃圾短信带来的收益。通信部门是否敢向公众做出承诺,他们早已经准备好了,一旦实行手机实名制,这种畸形的利益结合就会终止?

    更何况,一旦实行了手机实名制,那简简单单的11号码,就要囊括我们众多的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等,都将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通信部门的电脑里。而有关工作人员将客户的个人资料打包出售的丑闻时有发生,通信部门内部监管不力的尴尬局面,并未因此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前科”尚未“漂白”的情况下,我们凭什么相信通信部门会对我们的个人隐私保持起码的尊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怀疑这些个人资料会再次成为某些人谋利的工具?

    在造假手段日益高超的今天,我们不会天真地以为手机实名制能挡住居心叵测者伸向手机用户的黑手,但是手机实名制却将我们自己赤身裸体地置于贪婪的目光之下,即使准备再充分,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能避免手机实名制可能带来的伤害吗?手机用户的安全,已经完全地依赖于通信部门的保护,对这一任务的艰巨性,运营商以及相关主管部门,是否有充分的认识和必要的准备?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