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特纳的“软”和日本人的“惑”
德塞特·罗伯茨和让·撒森在《商业周刊》上的专栏文章说,盖特纳应该会适应北京的金融和经济关切,而不仅仅是华盛顿的。文章列举了人民币国际地位、两国贸易赤字等问题,说只有在保障得到加强的情况下,中国人才会打开自己的钱包。否则,不管一头狼对一只羊如何保证他的孩子如何安全,羊还是会担心自己的孩子被狼吃掉。皮特·福德在《基督教箴言报》上的专栏文章也说,尽管盖特纳表示他发现中国对对美国经济“很有信心”,但在在其他圈子里,怀疑主义在盛行,担心庞大的美元财产会把中国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当然,也有人注意到了盖特纳的变化。香港中评社的社评指出,他在不到半年内对华态度的转变,释放出重要信息,比如不再抱怨,高调地评价中国的作用及中美关系,支持中国在国际舞台尤其是经济领域上发挥更大作用,表明他在不断释放对华善意。在走马上任后,通过与中方的接触,他更深切地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而更重要的内因则是美国所面临的困顿的经济形势。但也有人把释放善意当成“服软”,比如戴维·巴尔博扎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专栏文章就这样认为,盖特纳对华态度软化,表明奥巴马政府已打定主意要把中国当成一个平等的伙伴。
不过,尼尔·弗格森又有不同的见解。他在英国《每日电讯报》上的专栏文章中说,当初他和莫里茨·斯库拉里克创造“中美国”一词,是用来描述当时繁荣的全球经济中一对重要着关系:中国和美国。但这种关系好比婚姻生活并不美满的夫妻,一个只会存钱,另一个花钱如流水。后来,爱花钱的把自己的信用卡用到不能继续透支,而节省的一方发现自己的工作快要保不住了,于是,两人原本稳定的关系开始触礁。作者最后调侃道,当婚姻亮起红灯时,但愿盖特纳能擅长躲避飞过来的锅碗瓢盆。
世界看到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却让一些邻国产生了疑惑。美国《全球主义者》在线杂志发表的一篇署名专栏文章指出,日本对中国的经济开放产生了抵触情绪。现在的日本人并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敬重中国人。日本人潜藏着优越感,这种自负决定了很多人对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组织以及礼仪的看法——这些都被认为比不上日本,日本人通常忽视中国可能在这些方面取得的优势。有趣的是,日本人使用了西方在几十年前用来解释日本获取竞争优势的说法:低劣的质量、仅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缺乏创新。日本从对西方的被迫开放中迈向成功,它将此诠释为西方强国组织得更好、更聪明,因此很自然地对它们表示尊敬。这和向中国被迫开放有很大区别。这是日本首次看到一个亚洲国家可能成为它自身改革和经济进步的催化剂。
角色的对调可能成为心理上的放大器。韩国《周刊朝鲜》发表李长勋专栏指出,日本正积极拉拢东盟以牵制中国。文章分析了日本采取的战略,说日本政府为支持本国企业进军东盟,合作领域由投资、服务扩至人力交流,极力营造出“经济联邦”的意象。同时,推进货币互换协议并支援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以此牵制人民币在东盟的影响力。似乎是为了寻找某种“正当性”,日本《读卖新闻》大力鼓吹中国对日本的潜在威胁,《菲律宾商报》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舆论这样借题发挥,是为政府造势,而日本政府的态度得到了美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