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
星期
教育的价值应该是什么

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在京举行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05    [打印] [关闭]
    

    本报讯(记者谢湘)以“教真育爱”为主题的“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百余名教育工作者、社会科学研究者围绕云南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以下简称“三生教育”)的理念,集中探讨了教育价值的回归问题。

    “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力于培养现代公民,其内容明确而具体: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

    经过一年的实践,“三生教育”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2008年底进行的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表明:98.4%的学生对“三生教育”的内容感兴趣;86.6%的学生认为“三生教育”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人的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都集中体现在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演进过程中,教育的最终价值应该是使人成为获得全面发展,走向幸福的“人”。与会代表从各自不同角度表示,“三生”教育坚决摒弃了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这既是教育规律的反映,又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既是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又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有的自觉行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推广意义。

    该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云南省教育厅共同举办。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