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双语教学 从娃娃抓起
200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后,“双语”教学在全疆迅猛发展。
在喀什疏勒县塔孜洪乡墩克什拉克村,坐落着南疆地区第一所村级“双语”幼儿园。村支书阿巴斯·斯迪克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当年,村里有一个农民由于不懂汉语,误把农药当化肥,造成棉花绝收。从那以后,我就认识到,不懂语言,没有文化,就没有发展。后来,我们就从娃娃开始抓汉语教学,不能再吃语言的亏了。”
在新源县阿勒玛勒乡,哈萨克牧民巴合夏古丽一家早就认识到了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近几年,县里鼓励我们科学养畜,进行品种改良,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我们不懂汉语,看不懂科学书籍,学到的知识也不扎实,家里人都很着急。所以,我就把希望放在了两个孩子的身上,希望她们能好好学习,将来能帮助家里做一些事情。”令巴合夏古丽感到欣慰的是,她的两个孩子在“双语”学校学习很用功,已经能帮家里翻译一些科技书了。“周末的时候,我的大女儿会帮我读书,我感到非常高兴。她学好汉语,不仅能帮助我们,自己的发展也会比我们更好。”
自治区教育厅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0月,全区学前、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36.6万人。少数民族学生中接受“双语”教育教学的学生为60.1万人,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25.4%,比2007年增长21%。
近年来,新疆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2005年年底,自治区召开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会议后,“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双语”教学特别是学前“双语”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同时,自治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研究与指导力度不断加强,各地“双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重基础、重交流、重应用,培养学生学好汉语、用好汉语、说好汉语成为“双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的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教学的手段更加注重科学和多样化,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汉语水平演讲大赛特别是去年的自治区“双语”教育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上,各族群众也可以切实感受到“双语”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和实际效果。
为了推进学前“双语”教育协调发展,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2005年~2008年,自治区拨付学前“双语”教育经费2.06亿元,累计使33.3万人次的少数民族学前幼儿受益,4054名学前“双语”教师享受工资补助,340余所学前教育机构的校舍得到维修。为了解决学前“双语”教师聘用工资偏低的问题,自治区将聘用工资从原来的400元提高到800元,并解决了“三金”问题,大大提高了学前“双语”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在自治区的大力扶持下,各地学前“双语”教育机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面貌有了新的变化。正是有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才有了各地“双语”教学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