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0日
星期

飓风夜袭商丘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10    [打印] [关闭]
    6月3日晚8时,大排档摊主发哥正在张罗客人。河南商丘宁陵县大转盘夜市有40多家类似的摊位。每晚,这是这个人口50万的小县城“夜生活”的中心。

    此时正是生意最好的时间,发哥的20桌几乎爆满。没人意识到灾难就要来临。

    一个小时前,发哥和很多人一样,收到气象部门发出的“橙色预警”短信,但“谁也没把它当回事”。因为白天天气实在太好,这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小老板甚至用了“风和日丽”这个词。

    8点刚过,大团乌云从西边飘来,远处开始电闪雷鸣,但似乎离这个小县城还很远。没有食客离开,发哥让伙计把雨棚的绳子系紧了。

    转眼间,一阵狂风突然卷着黄沙从西边奔来。仅仅几秒钟,路边的几千个客人尖叫着跑开,还有人在原地大喊着打转儿。

    发哥还没回过神儿,雨棚已经像热气球一样升了起来,塑料小凳子像“小降落伞”一样飞,铁桌椅在风里乱转,互相撞得砰砰响。数不清的盘子、碗、辣椒、西红柿、鸡蛋、牛骨头、鸡肉……飞得空中、地上到处都是。

    一个盘子几乎贴着他的鼻子撞过来,这个1.72米的瘦小伙儿本能地往后退,撞上了装有炉子的拖车——他吓坏了,这个1000多斤的“大家伙”居然也在滑动。他和5个伙计压低身子,死死地蹬地,拽着拖车,可风硬推着他们滑了3米多。惟一没动的是东宝牌大冰柜,可他眼睁睁看着冰柜盖子“像白纸一样被卷走了”。

    空气里只有土腥味。风似乎只有一个方向:东南。所有的东西都往一个方向飞。

    拽车的工夫,车上的灯泡灭了,停电了,四周漆黑一片,只有烧烤摊上刮走的炭火,滚在地上、飞在空中,发着光。

    几分钟后,大雨如注。

    商丘市气象部门显示,6月3日20:50分~22:56分,商丘地区遭遇一种罕见的气候现象——“飑线”。

    气象部门计算出了风的速度:河南19县市出现了17米/秒(7级)以上的短时大风,其中商丘地区的永城市22时42分最大风速达29米/秒(11级),为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他们就像从前线负伤下来的

    按每秒至少17米的风速计算,刮在发哥脸上的第一阵风,不到半分钟刮到了东边数百米之外人民医院副院长石王行脸上。

    晚8点50分,值夜班的石院长正在住院部3楼外科,查看下午刚做完胃穿孔手术的病人。

    突然,病人头上的铝合金窗哗啦响,门咣的一声关上了。150斤的石院长和外科的王大夫,用“常年做外科手术很有力气的手”,拽了好一会儿,才拽开门。

    门打开的一瞬间,绑在病人身上10多斤重的心电监护仪被狂风甩出几米远,在过道里摔成两半。

    接着,停电了。不到10分钟,楼下的4辆120救护车拉起刺耳的警报,同一时间冲了出去。

    医院的紧急发电机启动了,但只给门诊、手术室两间屋供电。

    9点10分一过,瘸着、拐着、被人背着、抬着的病人涌到了3楼,他们个个都像泥人,有的拿毛巾捂着流血的大腿、有的拿卫生纸缠着血胳膊,还有个老人用化肥袋裹着头,泥巴、雨水、血混成黏黏的东西,顺着袋子滴在白衬衣上。

    “那场面就像战场,像刚从前线负伤下来的!”王大夫回忆当时的场面。

    10点以后,人越来越多,三楼过道里积了70多个病人。

    石院长紧急调来骨科大夫。伤重一些的病人,分到有电的手术室,三张床的每个床上反方向躺两人,手术同时进行。轻一点伤势的病人,分在另一间屋子,护士拿着矿灯、手电筒,由医生处理伤口。

    “每来一个伤得重些、或者疼得嗷嗷叫的病人,轮到自己的轻伤病人就会把机会让出来。”石院长讲述当时的场景。

    这一夜,没有人交钱,没有地方交钱,也没人顾得上收钱。

    “这里,就像共产主义社会!”有人开玩笑。

    生死10分钟

    风继续以至少每秒17米的速度往东南方向吹。

    当风到达宁陵县乔楼乡秦庙村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朱一明嗅到了“刨花生时才有的土腥气”。

    没有风掠在身上,可他分明感觉到了风。因为耳边除了听到风发出哨声般的响动,他什么也听不到,湖南卫视上正播着的《永往直前》就像无声片。突然,电断了。

    断电时,在瓜棚里守瓜的王清兰正经历着生死10分钟,她觉得这“比10年都长”。

    她的瓜棚在一排10多米高的杨树边,当飓风来临时,她跑出了摇摇欲飞的瓜棚,杨树齐刷刷地向东南方向倒,风越大,树越压得低,树叶几乎快擦着地了。

    这个不足百斤的女人踉跄了10来米,赶紧趴在地上,爬到地上的一根水泥杆边,紧紧抱住。闪电中,她看到瓜棚的大罩子“轻轻松松”就飞了10多米远。

    活了50多年,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风。她惟一的念头是:别要了命。

    气象部门的观测显示,6月3日晚,商丘受灾最重的宁陵县,局部地区风力已经超过9级,永城市甚至达到11级。

    在气象学上,11级大风的定义是“风速28.5米/秒~32.6米/秒,每小时103~117公里”。北京市气象局一工作人员介绍说:“11级的风一般可以把树吹倒,如果平房处在风口,或是房子盖得不结实,有可能将房顶掀开。8级风行人行走会很困难,但刮11级风时人就不能出门了。”

    气象部门并不能确定,在空旷的瓜地,风口处,是否有形成龙卷风的天然条件。河南省气象局局长王建国只是含糊地说:“飑线出现时,不排除商丘地区尤其是永城局域遭遇龙卷风的可能。”

    气象学家们甚至给这种没有多少人能正确发音的“飑线”,赋予一种性格:格格不入。

    其解释是,这种罕见的“飑线”,是由许多雷暴单体排列而成的带状狭窄云带,其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外界的天气系统格格不入,飑线过境处,风向急转,风速剧增,气压陡升,气温骤降,通常伴有雷电、暴雨、大风、冰雹等剧烈天气过程,脾性难以捉摸,预报难度大。

    120只能徒劳地闪着急救灯

    风继续吹,东行40公里,到达商丘梁园区刘口乡中陈村。

    8点50分,陈秀兰夫妇刚吃过晚饭。屋外轰隆一声巨响,他们推开门,看到邻居家一棵树压倒了一间小屋。

    他们赶紧退回自己“砖混结构、刚盖了不足10年的屋子”,可进屋不到一分钟,“轰”的一声巨响,三间屋夷为平地,他们被埋在里头了。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腿动弹不得的陈秀兰趁着闪电,看到丈夫被砸在大梁下,于是拼命喊人……半个小时后,他们被刨了出来,丈夫刘君亭却早已没有了气息。

    村民拨打了120,救护车却被拦在国道上,进不了村。村里的路被折断的树枝隔断了,120只能徒劳地闪着急救灯。

    此时,出租车豫NT7598正沿着相反的方向,与另一辆拉警报的120车擦肩而过。

    车主李师傅晚8点多出门时,妻子发短信劝他“要下雨,别出车了”,他不在乎地回复:开15年车了,什么天没见过!

    8点半,5个20岁左右的小青年上了他的车,目的地是南面几十公里外的柘城县。

    10来分钟后,起了大风,李师傅感到手里的方向盘越来越重。他看到,窗外一个母亲就地扑倒,把孩子压在下面。

    走到一个叫“毛固堆”的地方时,一根手腕粗的树干掉下来砸着了引擎盖,再走100米,大腿粗的树干砸碎了他的两个大车灯。他跟小青年们开玩笑:“没事儿,俺有雾灯”。

    此时,豆子大的冰雹打在车顶上“咚咚”作响。打着雾灯前行了5公里,他遇到了一辆运电动车的大卡车,被树砸中,那些电动车被拧成了“变形金刚”。一辆拉面粉的大三轮车被折断的树砸翻……

    这个平时胆大的司机再也不敢走了,他把车停在没有树的空旷地方,几个年轻人大哭起来。

    干杯!狗日的天!

    第二天,天亮了。秦庙村村民看呆了:麦田里的麦子像“石磙碾过一样”,趴窝在地里。一片300亩的杨树林里,1万多棵树“一条线似的”地拦腰折断。一棵大泡桐树被连根拔起,有人拿尺子量了量周长:2米1。

    家家户户的院子,不是多了东西,就是少了东西:东家的盆越过猪圈跑到了西家。西家的狗挣脱插在地上的铁钎,跑进了另一家的羊圈……至于衣服、袜子这些小东西,往东南方向找,保准能找到。

    陈秀兰住进了医院,政府说要用最好的药治疗她。3个女儿在家办刘君亭的丧事,民政、计划生育、公安部门都派人前来看望,甚至一个“王局长”一进院子,就向刘君亭的遗照鞠了一躬。

    高兴的只有村里的孩子们,他们幽默地打着招呼:“知道吗,外星人来过了!”

    最难熬的是气象专家们,他们一边要忙于应付媒体,一边要接收上级领导的电视会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电视上声色严肃地表示:在气象预报服务上,凡出现重大气象服务失误的,纪检监察部门要严肃处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老天爷赐的饭碗,实在不牢靠。”有人感慨着。

    大风过后,商丘市气象局一位女工程师曾撰写过的一篇论文,被人重新提及:1961年以来气象记录显示,商丘市大风日总体呈减少趋势,6级大风居多,无9级以上大风。但她在论文中说,不排除有强对流天气造成的阵性大风,因为这种天气大都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主要发生在春末和夏季,大风持续时间短,风速较大,破坏力很强,预报起来难度较大。1986年6月初就曾刮过此类大风。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天气?还有下一次吗?”商丘气象局的专家们四处回避着记者的追问。望着专家的背影,记者自言自语:也许只有天知道!

    6月4日,下午,太阳微微露了会儿脸。晚上8点,大转盘的大排档又坐满了人。人们发现,夜市的桌椅都是新的,端上来的碗、盘还贴着商标。

    大家的话题都离不开这一夜的大风。各种传闻从这张桌子传到那张桌子:谁家的太阳能热水器飞了,谁家夜市的23张桌子飞了20个,谁家的钱袋子刮跑了,谁家的孩子刮丢了,哪个收破烂的早上捡到了好多电动车……

    “干杯!狗日的天!”男人们在欢笑中,拿着啤酒瓶,碰在一起。

    6月5号,“发哥”又按时出摊了,没一会儿,手机短信来了,气象部门再次发出橙色预警。大群的客人正在涌来,但发哥决定不接客了。

    “怕了,怕了老天爷!”他做拱手状,向老顾客致歉。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