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0日
星期

沈阳实验:把信访变成一门学问

本报记者 郭建光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10    [打印] [关闭]
    去年4月的一个电话,今年6月发酵成一桩热闻。打电话的是沈阳市信访局局长陈国强,接电话的是市属高校沈阳大学的党委副书记李梦玲。

    陈在电话里转达了市委领导的意见:看能不能在沈阳大学招收一些优秀毕业生到市信访局工作,并考虑一下能不能在沈阳培养一些信访人才。

    李梦玲放下电话,立即召集学校有关负责人商讨培养人才事宜。当年8月,沈阳大学向辽宁省教育厅提交了增设法学(信访方向)专业的申请表。

    今年5月,这个新增的方向出现在沈阳大学2009年度招生简章上。进入6月,有媒体以沈阳大学增设信访专业为题进行了报道。紧接着,好几拨记者赶到。

    “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件事。调整专业方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来就是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李梦玲十分不解。

    争议

    接到陈国强的电话后,李梦玲回忆,自己脑海中首先闪现出的是“可以解决就业”。事实上,时隔不久,沈阳市信访局从沈阳大学招收了50名毕业生。

    “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李梦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没有具体说明严峻到何种地步。沈阳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杨开来表示,今年沈阳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低于去年,“月薪800块钱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底线”。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了解到,部分毕业生月薪只有600元。在这个省会城市,这些钱还不够租一套一居室。

    而到信访局工作的50名沈阳大学毕业生,起步时月薪就达到1200元,后来又涨到1500元。现在,算上各种保险,月收入可达1800元。

    这批新人并未纳入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他们的劳动关系在信访局,人事关系在人事局,签约单位则是沈阳市人才交流服务经营管理中心,其用工形式为“人事代理”。但这对毕业生依然是一种诱惑。在去年信访局的招考中,实际招收人数与报名人数的比例为1∶37。

    提交给省教育厅的申请报告是由沈阳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赵威撰写的。当时,学校决定在政法学院增设法学(信访方向)专业,学院将此任务交给了主管教学的赵威。

    赵威经过两个月的工作,制订出了这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去年8月,学校正式提出申请。当月是辽宁省教育厅审批新增专业方向的最后期限。

    最终,省教育厅的批复下来了。这个新增的专业方向,出现在了今年的招生简章上。沈阳大学将面向全省,招收35名此专业方向新生。

    杨开来每天都在收集媒体的报道。他总结,媒体对沈阳大学此举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是信访专业方向的设置,是在维护本已广遭诟病的信访制度,有违法治精神;其二是大学为适应社会需求而过度功利化;其三是大学丧失独立精神,沦落为政府的职业培训机构。

    对这些观点,杨开来表示“不能苟同”。他坚持说,这是沈阳大学开放办学的一种形式。他表示,这些年来,沈阳大学一直尝试与企业、社区等合作,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据记者了解,对沈阳大学新增的法学(信访方向)专业,沈阳市信访局并没有与学校达成消化毕业生的协议。二者之间只有一个口头协议,信访局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平台,对困难学生酌情给予资助。今年,沈阳市各区县信访局也没有在沈阳大学招人聘用。

    负责专业筹建的赵威对媒体的“政治化倾向报道”甚感气愤。在接受采访时他一再强调,这是高校自主权的一种表现。他在给记者的短信中表示:这是我们二级学院自主权范围内的一种尝试,并不涉及政治,我考虑的角度也确实与市委无关。我的研究工作实际上与现行的信访机制是有差别的,这样的研究也是自主的。

    不管校方和外界争论如何,一个不可忽略的大背景是,沈阳的信访制度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信访局局长陈国强强调,“要把设置信访专业方向作为信访制度改革的一部分”。

    求变

    事实是,沈阳堪称上访大市。

    陈国强刚调任信访局局长时,他的手机号码曾在上访人群中以500元的价格叫卖。据悉,半夜三更电话打进来,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沈阳市信访局的一份材料表明,2008年以前,沈阳市群众上访量每年都在近16万人次的高位徘徊,进京访、非正常访居高不下。每年“两会”期间的进京访,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位。

    去年“两会”后,沈阳市信访局副局长崔革新听说,市委市政府感觉到有压力,曾主动向省里写过书面检查。

    2008年4月15日,沈阳市开展了信访稳定工作“百日会战”,并有严格的指标控制。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要求订立“三新”(新体制、新机制、新制度)方案,其核心内容是由相关领导组成联席会议,各相关部门搭建信访大厅。信访大厅入驻的机构,包括司法执法部门及行政职能部门。由这些部门接访,变信件的中转站为终点站。部门协调不了的,则由联席会议来解决。

    为此,沈阳市投入了30多亿元资金。

    在此期间,陈国强曾陪同市委领导到各区县信访大厅视察。在视察途中,陈国强向市领导提出,设置信访大厅后,自己原有的80名下属不够用,希望能在高校中录取一批优秀毕业生。市领导当场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向他建议,看能不能设置一个信访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陈国强随即给沈阳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梦玲打去了文初提到那个电话。接着,沈阳市信访局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招收了90名本科毕业生,其中沈阳大学50名。

    “过去的信访干部是转信,秘书型的,现在是要办信,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培养专门人才。”陈国强说。

    沈阳市信访局的这一举措,据称得到了上级信访单位领导的表扬。“领导还提议设立研究生班,培养高级人才。”陈国强回忆道。

    副局长崔革新对前后的变化深有体会。在这些大学生到信访局工作之前,由于熟练掌握电脑的工作人员不多,一个案件的归档工作,需要一周时间。这批大学生到来后,能及时将接访内容录入电脑,随即就能通过内部系统传输到受理部门,“效率明显提高”。

    截至今年3月底,沈阳市信访大厅累计受理群众来访3.9万余件,已妥善解决3.7万余件,办结率达95%。因为办结率高,相较前年,去年的正常访下降了72%,非正常访下降了73%。

    在崔革新看来,这些成绩,大部分归功于新机制,也有一部分应归功于这些大学生,毕竟是他们使得整个流程大大缩短。

    为此,沈阳市信访局得到了数百面锦旗。市信访大厅内挂满了这些锦旗。

    正值接访时间,各个部门的窗口均有大学毕业生。叫号器叫号后,被叫的人就走进相应的窗口。一名大学毕业生为来访的人递上了一杯茶,并将放糖果的盘子推到来访者面前,然后坐在电脑前等待来访者反映情况。看到这些,这名来访者表示惊讶,随后原先的阴郁面容也略显放松。

    一名上访者表示,这些学生大都很有礼貌,让上访者不感觉有压力。

    误读

    前几天,杨开来参加了一个婚礼。在婚礼上,同桌吃饭的人纷纷向他打听沈阳大学新增信访专业方向的消息。

    “是不是毕业后就是公务员?”有人这么问他。

    他一遍一遍回答“不是”,一遍一遍解释为什么,可对方就是不相信。

    外界确有这样的传言:这个新增的专业方向,就是培养信访干部的。

    在消息见诸媒体后的一天,他的一名同事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了一对母女的对话。女儿说,沈阳大学开设了信访专业,毕业后就能到信访局工作,我要报考这个专业。母亲说,这个专业是全省招生,只招35人,一定很难考。女儿回答,难考也要试试,能考上的话,工作也不发愁了。母亲还是担心女儿的成绩,担心竞争太激烈,可女儿执意要考。

    同事一到办公室,就把这个故事讲给杨开来听。他听后发出一声感叹:“我们培养的是从事社会工作的人,不是信访干部啊!”

    赵威也表示,外界的确误读了沈阳大学的做法。“这个专业方向开设的主干课还是法学,只是增加了一些信访的课程。”他说。

    在这个专业方向中,增设了4门必修课,分别是信访学概论、公共管理学、实用心理学和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其余如风险评估学等则是选修课。

    风险评估学是应陈国强的意见增设的。信访局成立了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办公室,对重大项目的上马,要事先进行风险评估。去年沈阳市的42个项目中,有4项因信访局的风险评估不过关而暂缓执行。

    因为总学分不变,赵威还绞尽脑汁砍掉了一些课程。其中包括外国法制史、犯罪心理学等非司法考试内容的课程,还砍掉了占司法考试总分数比值不到10%的“三国”(国际法、国际公法和国际私法)。

    “这不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他表示。

    作为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因此而在司法考试中吃亏。毕竟,这个新增的方向,专业还是法学。

    授课老师也定下来了。信访学概论由赵威本人来讲。因为去年他接手了两个有关信访的课题,对信访工作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其余的三门必修课,学校有现成的师资力量。另外,信访实务则会请信访局的人来讲,但学院会给对方一个教学提纲,以保证教学的科学性。而这些专业课,至少要两年后才开设。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学生并没有丢掉法学主干课,另一方面又增加了就业的渠道。怎么在媒体看来就变味了呢?”赵威对此十分困惑。

    沈阳市信访局副局长崔革新对这个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信访专业方向,就应该是培养信访人才,目前的课程安排,理论课相对多,而实践性课程相对少。他主张多加一些实务性和技能性培训课程,多一些政策解读性课程,少上一些理论课,力求让这些未来的毕业生能直接上岗。

    “要是他们来了,还得学习很长时间,那有什么用呢?”崔革新说。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