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1日
星期

2004:分水岭,“黑五月”的记忆

本报记者 黄少华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11    [打印] [关闭]
    经历过非典的人,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面前不至于大乱阵脚;经历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汽车业的冲击和巨大影响后,再回过头来看看2004年所谓的“黑五月”,不禁让人淡然一笑。当月,国内轿车市场同比增幅18.82%,放在今天,肯定是个能上头条的好消息了。

    然而,不能因为我们长大了,成熟了,就嘲笑年轻时的少不更事——更何况,那是怎样一段精彩纷呈、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经历了2002年、2003年两年连续增幅接近100%的快速发展后,“黑五月”成为国内车市由“井喷”向平稳增长转折的拐点,也是国内汽车产业从青春期走向成熟的分水岭。

    那一年,汽车厂商战战兢兢,历经起伏跌宕;那一年,经销商如履薄冰,饱尝市道无情之苦;那一年,中国汽车消费者终于开始体会到“顾客就是上帝”的感觉,但是,看着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汽车价格,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那一年,政府颁布了10年来第一个《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首次提出鼓励自主品牌汽车、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等方针;那一年,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确定了“无责赔付”条款,汽车社会雏形初现;那一年,首次召回、首次F1、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油价上涨……

    所有的这一切,大到产业新政,小到中国老百姓谨慎地“持币代购”,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轨迹,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老百姓对于汽车和汽车工业的认识。

    有人说,那一年是中国汽车的“回归年”,汽车终于褪去了“神话”的光环,轿车市场全年增幅从2003年的83%骤降至15%,开始步入平稳增长的发展轨迹;有人说,那一年是中国汽车的“降价年”,持续低迷的车市与急速增长的产能在渠道中碰撞,此起彼伏的降价潮暗流涌动。在2004年的车市里,没有什么比降价更脍炙人口,不管企业如何兴衰起落,降价始终是永恒的主题;有人说,那一年是中国汽车的“调整年”,政策在调整,企业在调整,经销商在调整,消费者也在调整。就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也如此总结:“今年的降价潮对汽车产业整体而言,并未伤筋动骨。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汽车市场建章立制之年,是新一轮结构调整年。”

    那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那一年的6月3日,《中国青年报·汽车周刊》创刊。创刊号没有香车美女,我们以“渠道的煎熬”开篇,是因为我们深知,作为汽车产业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时经销商深受厂商压库和消费者持币代购的双重煎熬。不少投资动辄千万的4S店门前冷落,纷纷倒下;我们深知,中国汽车工业的车轮必将滚滚向前,但前方没有坦途。我们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以“做中国汽车产业的思考者、建设者和传播者”为目标……

    “忆往昔,峥嵘岁月”,当我们站在2009年的关口上,回望5年来走过的岁月沉浮,不禁感叹,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汽车的发展壮大,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汽车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的脚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