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当村官,休息日做学生
如今,他如愿以偿,真正深入了农村,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却又经常回学校充电,仍然要奔走在田间和校园。
据统计,三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共有300多名学生走向农村,成为大学生村官。
“四年农大生活,由于经常下乡,我几乎成了半个农民。”张卓毅笑着说。
出生在农村的张卓毅去年7月到北京市密云县上庄子村当了村官。在农大农研会的工作经历使他一毕业就奔向了农村,“农研会让我和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在农村得到了很多实际的锻炼。”四年间,张卓毅下乡去过8个省,还在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滋根基金会做过项目活动助理,他所在的团队多次被评为优秀小分队。
“我在学校读书时就总往农村跑。”张卓毅的课业成绩不是最优秀的,然而创业设计却做得很好,这得益于他下乡到农村的实践。临近大学毕业,很多人都忙着找工作,而他却在忙着做一个关于农村教育的公益项目。“有关农村的一切我都很感兴趣,做起来很带劲。”
“我现在经常回学校,去图书馆看看书、查查资料。现在在农村实地工作了,有时觉得知识不够用,得回学校充电。这些材料都是在学校充电时写出来的。”张卓毅打算这个周末还要去农大,一直和农大老师、同学保持着联系,“工作中碰到问题,要向大家请教,农大的师弟师妹也经常来我们村实地学习。”
张卓毅介绍说,板栗是上庄子村的主要农产品,几年前,村里实行了退耕还林制度,合作社组织统一种植、收购、销售板栗,给村民发放板栗销售后获得的面粉。张卓毅来到村里后,发现板栗合作社没有正式的章程,这给管理、分成等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有机板栗也没有合法商标。于是,他起草了一份“板栗合作社”章程,并多次跑县工商局为板栗合作社注册了合法商标。“起草章程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知识储备上的不足,不停地回学校查找有关合作社的资料,用师弟的图书证借了社会保障、政府管理等方面的书。去年我们村的板栗受到病虫害影响,我看了很多板栗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的书,也请教了老师,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问题,很有成就感。”
他认为,实践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专业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更加细化,有时还得做适当修正,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张卓毅还给村上的养猪场提出建设猪圈的建议,“我们在校时学过相关的东西,比如怎样建猪圈,用什么材料给猪磨牙。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具体考虑农村经济条件以及村民个人经济条件,要从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出发。这样,在校园里学到的东西才可能活起来。另外,在实践中原有的知识也得以进一步补充,在帮村民设计猪圈的过程中,我就重新学习了规模化养猪实用技术。”
修路,是张卓毅另一次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这个地已经铺了一层小石子,很快就要铺水泥路了。我就在忙着做这个,量尺寸、计算要多少石子、多少劳动力、多少支出……以前在学校学过工程计算,这方面我比村里的其他人更有经验。”上庄子村的小路上已经铺起了一层小石子,张卓毅介绍说,这条路很快将用水泥铺好。他的办公室里有一根长1米的木头,他用这根木头丈量路的长宽。
中国农业大学农村政策和发展问题教师唐丽霞说:“我的学生去当村官,大部分是很适应的。这与他们的专业有关,也与农大学生大学期间接触农村较多有关。”唐丽霞说,在农村的三年,是难得的进行调查研究的机会。作为大学生村官,要一方面服务于农村,另一方面要把农业研究搞下去,在农村深入学习、研究,把学到的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学校会一直关注这些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年不到的日子里,张卓毅组织了70多名农大学生来上庄子村实地调研。采访结束时,他正忙着组织中国农业大学20多名学生与上庄子村的“红色1+1”活动。他仔细翻看手中的策划书,确保每个细节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