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5日
星期

刘庄:“长工村”到“明星村”

新华社记者 单纯刚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15    [打印] [关闭]
    地处豫北黄河故道的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50多来一直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面鲜艳旗帜。老书记史来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把过去“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变成了一个闻名全国、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刘庄旗帜50多年不倒,根本原因在于群众相信党,群众紧跟党的脚步不放松!”刘庄村现任党委书记史世领说。

    说到刘庄,不能不提史来贺。1952年12月,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他从那天起就立下誓言:“跟党走,拔掉穷根,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史来贺带领全村人艰苦奋斗,硬是把村子周围的750多块凹凸不平的土地改造成收种全部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园区。

    刘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向科技要高产。史来贺请来技术员,带着小锅,在棉花试验田里一住就是8年,总结出了一套植棉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达111.5斤。这个数字几乎是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

    刘庄不靠山、不靠水,在资源和交通方面也是“困难户”,刘庄人选择了与农业相关的畜牧业这个突破口。一开始,他们用90元钱买回3头瘦弱的小牛,后来3头牛变成了一群牛,再后来发展到300多头,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

    为了尽快致富,在史来贺的带领下,刘庄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把发展重点转向工副业,开始生产汽车喇叭,并由此带出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加工型企业。刘庄人自豪地说,刘庄在70年代就有市场经济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史来贺带领刘庄人民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进而又建起生产潘生丁和青霉素系列产品的分厂,使企业向多元化发展。从这时开始,刘庄迎来了集体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6年前,老书记史来贺病逝的时候,群众曾担心刘庄能否继续书写辉煌。

    “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刘庄新一届村班子成员在史世领的带领下,放眼全国找差距,努力超越自我。近两年,村里先后拿出100多万元专门设立创新奖,凡是提出推动刘庄发展的创新建议被采用,或者在生产中取得创新成果的,都予以奖励。全村上下永不懈怠、奋发进取的劲头越来越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

    集体经济是刘庄的一大特色,但刘庄人同时积极接纳新的经济模式。2007年以来,他们先后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业,同时与沿海发达地区两家企业合作,组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资本运营实现了新突破。

    “时下我们刘庄的GDP,是扣除了资源耗减价值和环境损失价值的,是没有水分的,是纯绿色的。”史世领对记者说。

    刘庄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抗生素药品原料生产基地之一,水污染问题曾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2006年,刘庄忍痛砍掉了一年有1200万元增加值的村造纸厂,紧接着又投入1.8亿元巨资,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建成了日处理6万吨污水的全国村级最大、最先进的大型污水处理厂。而今,通过微生物技术处理后的工业污水与民用污水,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这座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是刘庄人发展绿色GDP的见证。据环保部门介绍,该污水处理厂不仅一次投入大,而且运行费用极高,单是运行成本每年不低于3000万元,等于刘庄一年要净支出3000万元。而刘庄人却说,为了子孙后代和碧水蓝天,这笔钱花得值。

    刘庄发展绿色GDP取得巨大成功,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9.8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固定资产超过20亿元,较5年前均增长一倍以上。

    近年来,村班子更是把“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新目标,兴建了第三代新型农民别墅,村民全部搬进了每户472平方米的新居,并且配有中央空调、互联网、集中供热供气、生活污水处理、休闲健身广场、中心花园等功能和设施;新建了现代化教育园区,村民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实行免费教育;健全了社会保障体系,退休人员除享受49项公共福利外,每人每月发放450元退休金、65岁以上每人每月发放550元,未成年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全村群众由集体出资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除享受国家各项优惠政策外,医疗费用全部报销,真正实现了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村里的文化广场十分热闹,轮番开展唱歌、听戏、跳舞等活动。逢重大节日,村里还邀请国家和省级演出团体来演出。村里每年拿出200多万元用于资助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刘庄村妇联委员吕利娟说:“刘庄几十年来没有打架斗殴,没有赌博迷信现象。家家有书房,户户有藏书,文化娱乐活动十分丰富。”

    据新华社郑州6月14日电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