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5日
星期

在时尚中体验高尚

景德镇陶瓷学院团组织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
本报特约通讯员 计颖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6-15    [打印] [关闭]
    偏远的农村,长得比人还高的庄稼,破旧的土坯房,里面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太真实了,就好像看到我自己的家”,在新生入学教育的一堂课上,这些镜头让来自江西萍乡农村的肖红有些激动。当看到学姐冯娥香顶着炎炎烈日在地里收割水稻,在工地搬运砖头、在花店学习插花赚取生活费时,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同样来自贫困家庭,她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做到”。回到宿舍,肖红打开日记本,写下了两个字——“奋斗”。

    让肖红至今难忘的这些镜头来自景德镇陶瓷学院首届十佳自强大学生风采DV短片《逆境中奋发》,一幕幕令人辛酸、催人奋进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们有非常深的感触。来自上海的大三学生向琳说,“这些都是我以前生活中所不曾接触过的,如今却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让我更深切体会到贫困同学的不易与坚强。”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推进情境式教育,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品质,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

    从时尚热点切入思政教育

    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怎样才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更有实效性,一直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团组织工作思索的重点。该校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你最喜欢什么方式”,55.8%的学生选择看多媒体电教片,38.7%的选择社会实践,5.5%的选择传统授课。

    “大学生是一个对‘创新’充满渴求的群体,他们不喜欢传统说教、灌输的方式,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启发式,要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更贴近学生。”学校团委书记曾德生说。通过走访,他发现,网络“播客”成为大学生关注和追捧的时尚热点。有的学生还自编自导,制作播客在校内网平台上共享,点击率很高。

    “过去,我们对学生喜欢的‘时尚’总有一些抵触情绪,其实,‘时尚’也可以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曾德生认为,“播客”可以成为创新教育方式的切入点。

    2007年6月,该校开展首届“十佳”自强大学生评选活动。校团委一改以往先进事迹仅在校报、宣传栏刊登的做法,决定把这些事迹材料改编成剧本,拍摄十佳自强大学生事迹DV纪录片。

    为了更真实、更生动地反映这10名优秀学生的成长历程,团委干部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摄制小组,利用暑期来到这10名同学的家乡河南、内蒙古、湖北、山东、福建、江西等省区,拍摄他们学习、生活、实践的珍贵场景。

    摄制组到达江西抚州崇仁县河上乡冯家村时,06级机械设计专业的冯娥香正在烈日下帮父母收割水稻,已经晒得皮肤黝黑的她第二天又随父亲在镇上的砖厂打工以赚取下学期的生活费。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个坚强女孩用弱小的肩膀撑起未来的真实动人场景。在湖北荆州农村,05工商管理专业的汪曼正在家中照顾多病的母亲。说起女儿在学校的成绩,母亲一脸的欣慰,“再穷再苦也要让娃上大学,我的娃很争气!”母亲质朴的话让汪曼在镜头前泪流满面。

    一个多月后,该DV纪录片在十佳自强大学生颁奖典礼上首次播出,现场的很多学生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随后,纪录片上传到校内网,各院系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中观看。许多学生在博客、空间里发表观后感,不少班级自发组织主题班会,号召同学们更多地关心和帮助贫困同学。“从那以后,一有勤工助学的机会,知道消息的同学都会写在晚自习教室的黑板上,或者直接告诉我们本人。”肖红说。

    受DV纪录片影响最大的是贫困学生。辅导员们反映,过去一些依赖性比较强的贫困学生,开始主动寻求在外兼职的工作,有的还把校内勤工助学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而一些过去有自卑感的贫困学生重新找回了自信,脸上有了笑容。”

    “一个短短的DV纪录片让学生学会自强、自信、感恩、关爱、奉献。事实证明,情境式教育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曾德生说,《逆境中奋发》纪录片已作为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题材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教学课件。

    见证集体成长记忆

    “以前先进班集体在台上作经验交流,感觉很虚,很枯燥,指导性不强。《集体成长记忆》生动再现了一个班级成长历程中的真实故事和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包括班级文化、班级理念、管理方式、建设成果在内的很多东西,非常直观。”一位大二的班级团支书在校内网论坛上发表评论说。

    为深入推进情境式教育,校团委积极挖掘典型素材,将立足点从个体向集体层面扩展。去年9月,校团委开始筹划拍摄首部反映校先进班集体风采的纪录片《集体成长记忆》。

    然而,与拍摄反映个体素材的短片不同,由于班集体之间的共性比较强,最初的剧本细节重复,重点不突出。于是,校团委分别召集各班班委开会,强调“精”而非“全”,大家共同思考、讨论班级的亮点和特色,对剧本进行多次修改。班级全体同学也参与到纪录片的构思、编排中来。

    “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重在学风建设,有的重在实践能力培养……在总结和提炼班级特色过程中,其实也提高了我们对班级工作的思考能力。全班同学参与其中,集思广益,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07会计学专业2班班长赵刘明说。

    07级环境工程专业1班被选为第一个拍摄的对象。纪录片以班级同学关爱环境为线索,以巧妙的叙事手法再现同学们从对环境工程专业认识模糊到专业思想明晰的变化过程。全班同学加入了校环保协会,“环境”成了同学们课堂内外离不开的话题。去年9月底的一个夜晚,摄制组冒着小雨来到班级同学夏海瑶所在的宿舍,采访、拍摄了该班同学的真实生活片段。夏海瑶说:“我们平时在寝室里喜欢聊一些环保话题,聊聊其他高校环保活动的开展情况。纪录片真实记录我们的生活,是我们成长过程的见证,是班级的一笔财富。”

    在成功拍摄《集体成长记忆》的基础上,校团委又先后组织拍摄了《宿舍里的一家人》、《我奉献,我快乐——青年志愿者的心声》等反映集体生活面貌的纪录片。《宿舍里的一家人》,讲述了一个宿舍里来自南北不同省份的6个女生从互不融洽到互相理解、包容,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故事。为了拍摄的真实性,6个好姐妹要“无奈”地再现入校时不融洽的场景。宿舍“大姐”张芸说:“虽然演起来有些别扭,但那段不愉快也挺难忘的,它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

    大一学生陈一鸣说,“一个宿舍里生活习惯的差异、思想观念的冲突在所难免,但要看以一种怎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处理它,这个片子对我很有启发。”

    《我奉献,我快乐——青年志愿者的心声》拍摄于去年年底,通过记录6位优秀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表达青年志愿者群体服务社会“我奉献、我快乐”的信念。爱心社社长孙鹏担任该片编剧、导演。他说,“虽然这个片子的拍摄技巧还不成熟,但我们希望能让同学们看到最真实的东西,了解青年志愿者工作对社会的意义,使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者服务中来。”

    从《集体成长记忆》、《宿舍里的一家人》到《我奉献,我快乐——青年志愿者的心声》,校团委在创设教育情境中也在不断创新,着力营造能使学生震撼心灵、唤起情感、留下记忆的氛围。情境式教育作为该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特色经验,获得江西省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成果三等奖。

    今年毕业典礼有新戏

    今年3月,校团委拍摄DV短片《别了,我的大学》,从一个即将离校毕业生的视角出发,通过回忆大学四年来的点点滴滴,表达对母校的不舍与眷恋。《别了,我的大学》作为毕业生教育的题材,将成为今年学校毕业典礼上的重要戏。如今,情境式教育已延伸到更广泛的领域,被校内学生组织、社团广泛借鉴,在近期开展的全校优秀社团评选活动中,有不少社团就精心制作了DV参加评选。

    “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时代特色,运用青年喜欢的话语来丰富表达方式。”景德镇陶瓷学院党委副书记饶俊南表示,情境式教育要进一步深入推进,还要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继续改进,在教育引导的手段上继续创新,把各类时尚元素注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

    

打印】 【关闭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